硅酸盐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控效果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king_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寻求安全、简便的白粉病化学防控技术,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硅酸盐对白粉病的防控效果。20102011年度以周麦16号为材料,研究了硅酸盐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控效果,以及对生育后期叶片光合性能、子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20112012年度以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的周麦18和西农97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用方式下硅酸盐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控效果及籽粒淀粉含量和粉质特性的影响。3月底开始进行白粉病病菌的接种。生长发育后期不同时段对不同处理的白粉病发病程度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生理指标的测定,收获后,分析籽粒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粉质参数等指标。主要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硅酸盐有效的防控小麦白粉病的发生。2010-2011年度初步结果表明,喷施硅酸盐可有效防止白粉病的发生,且浓度以2~5g L-1为宜。20112012结果显示小麦增施硅酸盐能显著降低白粉病感病植株的病情指数,提高抗病能力,与对照相比,无论是底施硅肥处理,还是挑旗期喷施硅酸盐处理均能有效防控白粉病的发生,尤其是“底施硅肥+挑旗期喷施硅酸盐”处理的防控效果为最佳,灌浆中后期效果最为明显,其病情指数由27.96降为6.72。底施硅肥和挑旗期喷施硅酸盐处理也分别降到19.14和22.83。为生产实践上防控白粉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增施硅酸盐提高小麦旗叶叶片叶绿素含量,改善叶片光合性能,提高了籽粒的产量。生育中后期不同阶段测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显示,增施硅酸盐能够显著的提高旗叶叶绿素含量,品种内不同处理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显著(α=0.05)或极显著水平(α=0.01),收获后考种发现,不同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提高4.4%~5.8%和4.1%~5.8%,差异未达显著水平(α=0.05),然而品种内的不同处理与对照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α=0.05)和极显著水平(α=0.01),室内品质实验结果表明,增施硅酸盐能够提高籽粒的品质。(3)硅酸盐影响小麦籽粒品质。增施硅酸盐能显著提高籽粒全氮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淀粉总含量、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品种内不同硅酸盐处理与对照相比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均有提高,且“底施硅肥+挑旗期喷施硅酸盐“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增施硅酸盐还提高面粉吸水率,最大幅度达到了10.6%,而不同处理的弱化度与对照相比有所降低。综合分析认为,不同施用方式的硅酸盐处理影响面粉主要粉质特性,其中对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的效果尤为明显。
其他文献
在全国通关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海关现阶段的监管服务系统、现代化治理能力需要进一步优化.利用新兴信息技术稳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在实现海关现代监
一、大丽轮枝菌致病力的分化及RAPD聚类分析.通过19个大丽轮枝菌菌株对13个品种的抗、感反应及26个大丽轮枝菌菌株的RAPD聚类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将大丽轮枝菌划分为落叶型
关检融合后,根据新海关执法依据及业务改革要求,特别是对监管对象实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和一次放行,当事人的一个不法行为同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法律体系及原检
本文以口岸物流数据应用为切入点,探索研究区块链技术在海关现场监管中的应用.通过搭建口岸部门多方可信赖联盟链,实现口岸业务数据透明化、数据存储去中心化、数据共享可选
建立茶叶中18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方法.茶叶经过QuEChERS前处理,定容至1mL后,采用GC-MS/MS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分析.结果 表明,18种农药在
全媒体时代,各级政府部门应更加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以新思维和手段进行信息传播与管理,维护公信力和良好形象.本文围绕全媒体环境下政府部门如何提升舆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通
本文通过对德国体外诊断试剂相关的人源血液监管机构及法律法规进行阐述,分析德国诊断试剂相关人血监管体系的基本架构,形成了多部门共同参与监管、更加开放包容的入境血液管
欧盟是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出口的重要市场,也是对我国该类产品发出不合格质量安全通报最多的地区.本文介绍了欧盟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监管框架和质量通报机制,针对2016
现阶段,各国企业的竞争逐渐从资源、技术转向人力资源.企业管理者逐渐意识到员工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价值.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但是人力资源管理
为评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的性能差异.采用传染病诊断方法的验证原则,用203份临床样品、PRRS标准阳性血清,比较4种ELISA试剂盒的分析敏感性、分析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