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境下的身份认同——龙应台杂文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98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龙应台的成长经验、文化背景、学术生涯——她祖籍湖南,生于台湾,学成于美国,嫁给德国人,任公职于台北,现于香港做教授,在她的作品中,由一开始作为台湾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焦虑到西方生活经验对她思想的影响,到她主动地进行身份寻思,寻找身份归属,再到后来的身份建构,呈现出一个清晰的动态的身份认同过程。因此,本文试图以龙应台的成长经验、文化背景、学术生涯为基础,以她的整体创作为研究对象,以其跨文化比较视野的形成及在异文化参照下对身份的寻思为切入点,运用身份认同等相关理论,结合文本细读,关注作家以全球视野和历史眼光看待文化与政治、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等问题时的思考和发现,并探寻她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下逐渐形成自己中国文化身份的构想。  本文主体部分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细读龙应台回忆青少年时期的文章,分析她的出生地及其作为移居台湾的外省人第二代,始终被文化离散紧紧纠缠着,身份焦虑成为其无法抑制的隐痛。  第二部分通过分析龙应台留学美国及旅居欧洲之后写下的文章,论述其在异文化的影响下,拥有了横向对比的全球视野,在纵深上也学会了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及分析事情。同时,在他者的影响下,她开始思考并寻找自己的文化归属。  第三部分通过分析龙应台留美归来之后的作品,论述她首先从台湾出发,确立了自己的知识分子身份——从批判小说评论到在台湾社会点燃“野火”再到男权批判,她一直秉持独立判断和道德良知,勇于表达一己之见,保持批判意识,“令人尴尬,甚至造成不快”。即使后来她进入体制内,从业余者成为专业者,即使她在体制内失去了原本的尖锐,但她始终具备知识分子的独立判断及道德良知,为弱者发声。  第四部分论述了龙应台由一开始在政治与文化认同中犹疑到认为历史并非只有政治史,文化可以超越政治再到以现实的家园与想象的故乡来共同规限自己的文化身份,把中国文化看成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因此她把“野火”烧到华语世界——新加坡、上海、北京,试图改善中国文化身处的环境。又通过观察思索香港,试图找出华语世界一个最佳代表地。她甚至还透过香港来思考两岸三地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促进两岸关系走向融合的桥梁。为了追寻自己的过去,她还直面台湾人集体记忆中那段惨痛的历史,最终写下了《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结语部分通过论述龙应台的中国梦,认为龙应台跨文化语境下的身份建构有利于华文世界寻找共同的精神家园,文化将是两岸关系永远的脐带。
其他文献
采用田间试验与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在宁夏固原、盐池等地设置了食用葵和油用葵干物质测定试验,研究了在施肥与不施肥条件下向日葵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特点。结果表明
2010年《人民文学》开设“非虚构”专栏以来,各大文学期刊竞相推出“非虚构”专栏,被冠以“非虚构”之名的文学的作品在图书市场畅销,相关研究论文、专著也随即增多。“非虚构”
一、主要石材国家动向rn自2007年底金融危机从美国开始以来,很快弥漫了全球,进而在许多国家危机逐渐扩大到了经济领域,至今还没过去.
针对GM(1,1)模型在高铁隧道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中精度不理想的情况,在GM(1,1)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自适应GM(1,1)模型与残差修正GM(1,1)模型,并讨论了2种改进模型的各自优点。依据某隧道沉降
本文以晚唐五代的古文作为研究对象,以文道关系的演变为核心线索,注重由“道”及“文”过程中创作主体的个性作用,并联系晚唐五代的政治形势、文化观念和学术思潮等社会背景,围绕
公木是我国当代文坛上著名的诗人、学者、教育家,早在青年时代,他就经过坚定而艰辛的探索,终于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了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从此,他把诗歌看成是革命战士手中的
改写改译作品是张爱玲创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时间长,起始于1943年,结束于1978年前后,将近半个世纪。问世作品数量多,从ChineseLife and Fashions起至《色,戒》止,构成了
在社会新旧交替、城市现代化进程日益推进的特殊历史时期,城市“外来户”形象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一道极为活跃的人文景观。上海这座城市一直是王安忆的书写对象,但以“同志”后
从20世纪初开始,有关乡村、农村的写作一直保持着惊人的数量增长,成为小说作品中作品数量最多的一个题材。进入20世纪90年代,关于乡村描写的作品中出现了村长这一人物,在社会现实
冲突话语是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对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冲突话语并对其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公开对立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