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3S技术为依托,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DEM方法为支撑,采用数理统计和数学建模方法,以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定量分析1990-2010年间锡林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这一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
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景观格局现状分析表明:景观类型较丰富,分布不均匀。锡林河流域草地景观是整个流域连通性高的优势景观,占流域总面积的92%左右,其中高覆盖度草地景观和中覆盖度草地景观比例达到90%左右。
(2)景观格局动态研究表明,1990-2010年间锡林河流域景观格局发生显著变化:1990-2000年景观格局变化多集中在流域中下游区,沙地景观和盐碱滩景观的增加最多,水域景观和高覆盖草地景观的减少最多;2000-2005年间,高覆盖草地景观大幅度增加,水域景观、城镇景观和建设用地景观的增加速度较快,沙地景观和盐碱滩景观快速减少;2005-2010年间,林地景观、耕地景观、高覆盖草地景观和沼泽湿地景观减少,其他景观面积在增加,特别是建设用地景观显著增加。研究期三个阶段内,该流域生态环境有“恶化-改善-恶化”的变化模式,草地景观变化最明显,其次是水域景观、沙地景观、盐碱滩景观和建设用地景观。
1990-2010年间研究区各景观类型的指数变化有所不同,近20年来,锡林河流域景观的分维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不断增加,而蔓延度不断减少,原来的单一、均质和连续分布的整体景观趋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
(3)基于DEM的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的大部分面积分布在1400m以下高程上,景观格局变化主要集中在1300m以下的1级和2级高程区;在坡度级别上,景观类型主要分布在10°以下的坡度区,并且景观格局变化主要集中在7°以下的平地和缓平地区;坡向级别上,研究区景观分布及变化主要集中在阳坡、阴坡和半阳半阴坡区。可见,高程、坡度、坡向是景观格局分布及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景观格局优化工作时重点应放在高程1400m以下地区和坡度10°以下地区。
(4)景观格局是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锡林河流域地区在1960-2010年间年平均气温有明显的上升,年降水量有明显的减少,年均干燥度值呈现显著减少趋势。研究时段内年均干燥度指数变化与景观格局变化的规律基本吻合,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锡林河流域景观格局显著变化,其生态环境明显恶化态势。可以认为气候变化是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锡林河流域1987-2009年间人口波动性增长,1987-1999年间人口稳步增长,随着人口的增加必然加剧土地的压力,作为牧区牲畜数量也有了波动性变化,畜牧业发展趋势基本吻合研究阶段的景观格局变化趋势。
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也与经济政策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实施“草畜双承包”政策以来,研究区1990-2000年间的植被覆盖度下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退耕还林还草、围封转移、舍饲禁牧等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对研究区2000-2005年间的景观格局变化起了重要作用,是研究区生态环境改善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