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缺陷单层砷化锗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k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石墨烯这种二维材料成功制备后其显示的巨大的新奇特性,人们发现了石墨烯在电磁器件中的潜在应用,同时也深入了对其它新型二维材料的探索。Ⅳ-Ⅴ族二维材料作为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典型的如单层砷化锗GeAs,已可以在实验中合成,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突出的各向异性,较大的禁带宽度,较强的光吸收作用等,如今备受人们关注;且由于二维材料的原子都暴露在环境中,简单对其进行改性就可以引起其电和磁方面的变化,所以可以通过缺陷掺杂对材料系统的电子能带结构进行工程设计,实现天然或合成材料所不具备的新型物理特性。本论文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将二维GeAs体系选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本征材料和对其进行空位掺杂后的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为以下两个方面:1.研究了单层GeAs的电学和磁学性质。选择单斜晶系的GeAs晶体,计算得其为一种具有1.48e V带隙的直接带隙半导体;电子有效质量为0.0034m0;对系统添加全自旋极化,发现本征单层GeAs无磁性。2.首次研究了含空位缺陷的单层GeAs的电学和磁学性质。首先对1×6的超胞进行空位掺杂建模、驰豫,其几何结构均无明显的晶格畸变。最稳定的锗空位缺陷体系是具有0.17e V带隙的直接带隙半导体且无磁性;最稳定的砷空位缺陷体系呈现半金属性,有0.83μB的磁矩。本论文的结论是:单层GeAs二维材料具有很强的各向异性,是一种直接带隙半导体,且带隙处于可见光范围内;缺陷掺杂可以对二维GeAs体系进行调控,优化其性能,且方法非常简单。所以二维GeAs极有希望可以被应用于某些实际的光电子或自旋电子学器件中,这样一来其所对应的实际应用范畴也会变得更为广阔。研究结果对探索设计高性能电子器件有一些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微机电陀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其应用环境越来越复杂,而微机电陀螺作为惯导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可靠性问题对装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振动对其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可造成疲劳、断裂、金属引线脱落等模式失效。针对EG136A型蝶翼式微陀螺,本文开展了其在振动环境下的可靠性研究,综合运用理论、仿真与试验方法,开展其在随机振动环境下的性能退化分析,为蝶翼式微陀螺的失效机理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在Asiacrypt 2016上,Todo等人提出了非线性不变攻击。非线性不变攻击是一种新型的分析方法,能够在弱密钥的条件下,对某些SPN(替换置换网络)结构的分组密码进行区分攻击。作为应用,Todo等人将非线性不变攻击应用在Scream,i Scream和Midori64等轻量级分组密码上,分别得到了非线性不变量函数,并指出其弱密钥量分别为296,296和264。非线性不变攻击的一个前提条件是S
气液两相流动在燃料电池、航空发动机、化学反应堆、气泡反应器、矿物浮选等多相混合传输与传质传热的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金属丝网在设计高效传热和传质性能的多相流系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通过研究气泡在其附近上升运动特性,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近壁气泡内在流动机理的认识,也可为丝网在相关多相流系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实验研究了高雷诺数下竖直丝网附近的气泡上升运动,讨论了丝网附近气泡上升过程中动力学参数、
激光主动照明成像系统中,激光在湍流大气中传输,存在照明回波亮度不足、照明均匀性不够以及光强闪烁严重等问题,将非相干阵列光束用于激光主动照明成像系统,可初步改善照明效果。为进一步提升成像质量,需要对非相干阵列光束波前进行调控。按照单光束调控思想,运用自适应光学(AO)技术对非相干阵列光束波前进行一体化调控,是改善非相干阵列光束质量、提升能量密度,大幅提高照明效果的有效方案之一。七路非相干光束离焦校正
近年来,“低、慢、小”民用无人飞行器(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其造成的各种问题也随之显现,利用黑飞无人机进行违法犯罪的事件时有发生,对无人机反制系统的需求极为迫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通过对无人机通信信号的侦收、分析实现精确打击成为了反无人机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针对无人机通信信号进行检测与接收技术的研究,探索相关技术小型化、低成本的快速实现方案对
针对信息化时代和职教改革对职业技能培训提出的新要求,在大数据背景下,以“1+X”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管理为例,分析了微信小程序应用于“1+X”证书试点工作的可行性和优势,总结了微信小程序开发设计的原则,从学习者、教师和管理员角度提供了设计思路。基于软件工程标准化流程,笔者详细分析了小程序开发设计过程及方法,展示了相关研究成果,为微信小程序在“1+X”考证培训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传统光纤激光器受限于掺杂稀土离子的种类,输出波长范围有限。气体受激拉曼散射(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SRS)由于频移系数大,能够实现激光波长大范围拓展。但是,传统气体腔和毛细管的有效作用距离非常有限,气体SRS阈值非常高,实现高效的拉曼激光输出非常困难。空芯光纤的出现,极大促进了气体拉曼激光的发展。空芯光纤极大地增加了激光与气体的相互作用强度和有效作用距离,使得SR
光阱是利用光的力学效应捕获并操控尺寸为数十纳米到数十微米微球的一种技术。光阱技术操控微粒运动的特性使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观测微粒的自身特性与运动过程,这对于微粒的个体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捕获激光数量,光阱可分成单光束光阱、双光束光阱与多光束光阱等,其中双光束光阱具有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化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轴向捕获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文采用四光束光阱捕获和操控微粒,四光束光阱在保持了双光束光阱易集
随机光纤激光器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类新型光纤激光器,不同于传统光纤激光器所必备的谐振腔结构,其利用光纤中瑞利散射提供的随机分布式反馈和受激拉曼散射提供的增益实现激光输出,具有时域稳定、结构简单等突出特点,在成像、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开展了基于随机光纤激光器输出超连续谱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初步建立了能够描述随机光纤激光器输出超连续谱过程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初步的仿真计
垃圾焚烧锅炉普遍存在高温氯腐蚀问题。先驱体陶瓷涂层技术在解决高温氯腐蚀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该技术主要采用聚硅氮烷为先驱体,加入陶瓷骨料及溶剂,采用喷涂或浸渍等方式在金属表面形成涂膜,后经高温烧结后形成Si O2基复合陶瓷涂层,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抗高温氯腐蚀性能较强等优点。但涂层在制备过程中易产生气泡和裂纹,严重影响涂层的防腐蚀性能。鉴于此,本文首先采用自主研制的高温显微镜观察装置,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