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辩证法》中技术理性批判思想探析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5158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批判了技术理性。这一批判有着具体的理论渊源和理论语境。理论渊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的技术批判思想。马克思认为正是由于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造成了人的异化和被奴役状态,因而要消除技术对人的奴役就必须消灭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社会所有。二是卢卡奇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想。卢卡奇认为技术理性是理性观念演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在物化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建立在被计算和能被计算之上的的合理化原则即技术理性,由于技术理性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导致了种种异化现象,因而他试图重建辩证法,呼唤辩证理性。三是马克思·韦伯的合理性思想。韦伯认为整个西方文明的进程就是不断合理化的过程并将合理性分为目的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正是工具理性导致了现代社会理性化过程中的悖论。理论语境也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本雅明和阿多诺的大众文化之争促使阿多诺反思技术对文化的影响。其次是《批判理论》奠定了技术理性批判的底色。最后是《理性之蚀》中关于技术理性的界说。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批判了技术理性。一是分析了启蒙理性蜕变为技术理性。启蒙的目标是祛魅,祛魅的手段是知识,而知识的本质是技术,它是统一化的重要工具,技术工具成为了新权力,启蒙理性沦为了技术理性。二是论述了技术理性与自然的关系。技术理性要求征服外在自然却招致了自然的报复,技术理性要求控制内在自然结果导致了人的扭曲。三是剖析了技术理性与文化工业的密切联系。技术革新催生了文化工业,文化工业具有生产的技术化、产品的商品化、机制的计算化特征。纵观《启蒙辩证法》中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想,既有合理性亦存在局限性。合理之处在于,开创了技术理性批判新进路、分析类资本主义技术条件下人的异化、阐述了技术浸染下文化工业的虚假性、欺骗性和强制性。局限性主要是对技术理性的批判过于极端,并未指出克服技术理性,走出启蒙的神话的有效路径。尽管存在局限性,但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想对后来学者尤其是马尔库塞、哈贝马斯、芬伯格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在这一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想。
其他文献
未来社会思想是马克思奋斗一生的结果,马克思所有理论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无产阶级解放,而无产阶级解放是马克思未来社会思想的鲜明主题。想要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全部面貌,必须对马克思未来社会思想进行全方位的剖析。领会和了解马克思的未来社会思想,不仅能够认清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新态势,还能克服马克思未来社会思想面临的各种困难,而且对于我们坚定制度自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马克思擅长从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萌
学位
秉志是我国著名的动物学家,是我国近代生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国近代科学事业的组织者和传播者。秉志不仅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科学思想,同时通过著书、演讲、教学等形式传播了科学思想。本文的研究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秉志科学思想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总结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对秉志科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阶段进行了梳理。秉志科学思想的产生,深受秉志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
学位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经济具有许多重要的论述。生态经济重要论述的形成具有其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理论背景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西方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及我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相关理论。现实背景主要包括国内背景与国际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经济的论述的核心方面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生态生产力观,第二方面是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观,
学位
马克思主义实质是关于人的学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探索共产主义、力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现实的个人”思想诞生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一部标志性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论证自己观点,表明共产主义立场的宣告书。《德意志意识形态》里包含了丰富的“现实的个人”思想。该思想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仍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共有五章内容。第一章
学位
在国际交流合作日渐密切的当下,各国间的思想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使得潜藏在背后的价值观碰撞日渐频繁。伴随着中国改革和崛起同时步入深水区,社会思潮复杂多变,价值观念多元化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而价值的多元导致人需要的多变,在此情况下,如果没有统一的价值共识,个人利益的不共通将影响人们为共同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因此多元化的同时要有统一的思想来夯实奋斗基础,也就是说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位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人民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根本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始终,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科学地论证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为社会历史发展找到了真正的主体,对新时代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民观,切实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进行分析和探究。第一部分主要探究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
学位
宋应星,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与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述了,当时先进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技术及其成就,连同宋应星所著《谈天》与《论气》两本自然哲学类书籍,体现了宋应星自然观的内容。本文主要对宋应星著作进一步分析,对宋应星自然观进行深入阐释。在本文的第一章,对于宋应星自然观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前期梳理和分类,说明本文研究目的,是阐释宋应星自然观,反思宋应星自然观的当代价值,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
学位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以下简称《雾月十八日》)也称《路易·波拿巴政变记》,马克思于1852年发表于《革命》月刊第一期。“雾月十八日”原来的意思是指拿破仑一世发动政变夺取政权的时间,用这一时间作为书名意在嘲讽路易·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对其伯父(即拿破仑一世)的拙劣的模仿与戏剧性的表演。《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评述19世纪四五十年代关于法国历史事件的政治专著。在《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论述了法
学位
自1883年马克思逝世至1895年恩格斯逝世,十二年间恩格斯独自承担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这一时期也被学术界称为恩格斯的晚年时期。恩格斯晚年全力投入指导国际工人运动,面对工人运动斗争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在坚决捍卫无产阶级政党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政党建设的战略、策略等内容做出及时的正确的调整,提出了更符合时代变化发展规律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从建设什么样的党引入怎么建设党
学位
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凝结而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的精神追求,是当前社会精神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意识思想直接关系着中国梦的实现。为达到扛起时代大旗的时代新人要求,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信行”中的“知”与“行”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所谓“知信行”统一其实就是将理论知识上升到人的信念或者信仰。先要在实践的过程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