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变黑曲霉对赭曲霉毒素A的脱除作用及其在麦麸中的应用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ide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赭曲霉毒素A(OTA)是最重要的真菌毒素之一,主要由曲霉菌和青霉产生,对谷物和葡萄等多种作物及其发酵产品造成污染。最近OTA污染率增高,国际监控愈发严格,亟需一种有效的污染控制方法。在众多真菌毒素降解方法中,生物降解是一种有前途的、安全的、绿色的、高针对性的降解方法。然而,现有的OTA降解菌株存在降解效率低、降解产物不明确、在实际样品中应用较少等缺点。因此,本论文利用紫外辐照诱变黑曲霉获得了一株具有较高OTA脱除率(74.49%)的突变菌株FS-UV-21。研究了该菌株对OTA的脱除效果,鉴定了OTA的降解产物并推测了OTA在菌株体内的代谢产物。初步评价了其代谢降解物的细胞毒性,并将黑曲霉FS-UV-21应用到麦麸的生物发酵中。最后综合分析了该菌株对OTA污染的防治效果与机制,为生物防治OTA的污染提供理论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黑曲霉菌株FS-UV-21紫外线诱变筛选及鉴定。研究了菌株对OTA的脱除效果,发现FS-UV-21相较于原始菌株FS10,脱除率提升了18.89%。各组分脱除效果显示FS-UV-21孢子悬液与发酵液对OTA的脱除效果很差,菌丝体效果较好,可达到70%,且菌丝体对OTA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通过优化OTA的浓度、p H、温度及孢子接种浓度,黑曲霉FS-UV-21在p H为8,温度为30℃,孢子悬液浓度为1×10~3CFU/m L的条件下,42 h后对OTA的脱除率最高为89.36%。2.OTA生物降解产物及代谢过程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通过UPLC-q-To F分析确定了黑曲霉FS-UV-21降解OTA的降解产物为OTα(C11H8Cl O5)。Q-Trap-MS检测并结合Light Sight TM软件分析推测出了3种相关的生物转化代谢产物,分别是P1(C19H18Cl NO6,m/z 404)、P2(C22H22Cl NO8,m/z 486)和P3(C19H16Cl NO7,m/z 416),其中P1很可能是OTA在黑曲霉体内通过去甲基加氧化产生的新代谢物。Hep G2细胞毒性实验表明OTA不仅显著影响Hep G2细胞的形态,还可导致细胞活性降低甚至死亡,而经黑曲霉FS-UV-21处理后OTA的代谢降解产物细胞的存活率上升了59.45%,细胞的氧化损伤也有所降低。3.降解菌株FS-UV-21生物发酵麦麸样品应用及其毒素脱除工艺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麦麸发酵的4个因素(孢子悬液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料水比)水平,响应面优化后可以得到最优脱除条件为孢子悬液(浓度为10~6CFU/m L)接种量15%,发酵温度32oC,发酵时间5 d,料水比1:3.3 g:m L,此条件下OTA脱除率为60.89%。对发酵前后挥发性物质的研究发现,不同于传统麦麸风味的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增加明显,如壬醇、香兰素等。因此,应用FS-UV-21发酵麦麸不仅能有效降低其中OTA的含量,还能提升麦麸的风味。4.黑曲霉FS-UV-21及其发酵产物对赭曲霉产毒菌A.ochraceus NRRL 3174生长及产毒能力的抑制作用分析及机制研究。在固体培养基中,黑曲霉FS-UV-21及其发酵产物能有效抑制赭曲霉的生长,并改变了赭曲霉孢子的形态,使其产生空隙。在液体培养基和小麦粒及麦麸基质中,黑曲霉FS-UV-21及其发酵产物不仅能抑制赭曲霉的生长,还能显著降低OTA的产量。黑曲霉FS-UV-21发酵液对赭曲霉的径向生长抑制率为59.1%。黑曲霉FS-UV-21对赭曲霉的机制机理包括竞争抑制和抑菌活性物质的产生。通过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黑曲霉发酵液能显著影响赭曲霉多条与氨基酸代谢、苯丙氨酸合成相关的通路,很可能因此抑制赭曲霉的生长与产毒。总之,本文筛选获得可同时降解OTA毒素和抑制产毒的诱变降解菌株FS-UV-21,解析其降解产物变化路径及安全性,并应用于实际麦麸样品,获得较好的脱除效率。并且可有效抑制OTA产毒菌的生长和产毒,研究结果为麦麸等农产品中真菌毒素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其他文献
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A.muciniphila)是一种与机体健康紧密相关的肠道细菌。大量的实验证明,提高肠道内A.muciniphila丰度可缓解肥胖、酒精性肝病等疾病症状。但目前A.muciniphila不允许被直接添加到食品中使用,因此有必要探索间接的膳食调控策略。有报道表明多酚类物质具有提升肠道中A.muciniphila丰度的潜力,因此本课题拟筛选出
学位
食品包装有助于调控食品及其周围条件,减少在贮藏和流通过程中的腐败变质,对食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不可降解的合成聚合物包装材料相比,由天然生物聚合物制备的生物活性薄膜在食品包装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其中,壳聚糖是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多糖,具备来源丰富、成膜性好、生物相容性高、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潜力极大。但是,由单一壳聚糖(CH)制备的薄膜存在抗氧化性、机械
学位
酱卤鸡是我国传统特色肉制品,由鸡肉与香辛料卤汁加工而成,部分酱卤鸡加工工艺还包括油炸。近年来,酱卤鸡肉加工企业规模大小不同,产业链中养殖、加工、贮存等过程可能会受到污染。本课题分析了酱卤鸡肉中三类污染物,包括四种重金属(铬Cr、砷As、镉Cd、铅Pb)、七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28、PCB52、PCB101、PCB118、PCB138、PCB153、PCB180)以及八种有机氯农药(α-BHC、
学位
电压力锅是一种方便高效的烹饪工具,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营养或感官享受更佳的加工食品。但普通商用高压烹饪(HPP)设定的高压和快速升温程序会导致蛋白质变性不足、多肽链无法完全展开,不能有效地水解成小肽;且高压高温烹饪方式通常会产生异味。此外常压炖煮(AP)烹制的鸡汤外观较为浑浊,风味较弱。因此理想增味小肽或协调香气的调控形成等问题已成为高压锅烹制鸡汤的技术瓶颈。基于此现状,本文以健康、口感为主要目的,
学位
将小麦蛋白酶解为具有一定生物活性且易于吸收的小麦肽是提高小麦附加值及高效利用小麦蛋白的一种途径。因小麦蛋白(谷朊粉)溶解度低,其作为原料制备小麦肽时存在效率低、耗能高、工业化实现困难等问题,故本研究以小麦湿面筋为原料制备了小麦肽,对其酶解工艺和参数进行了优化,并通过体外活性测定实验和细胞实验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辅助分析筛选出了具有相关活性的肽段,最后基于小麦肽的生物活性
学位
半干面,作为一种新型中高水分方便面条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营养健康和品质口感的需求,在面制品行业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由于其较高的水分含量、初始微生物数量和丰富的营养物质,半干面在常温贮藏期间容易发生腐败变质与品质劣变。因此,本课题研究了磷酸盐、p H以及包装方式对半干面货架期与品质特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旨在为半干面的货架期延长与品质保持提供理论指导。首先,研究了4种磷酸盐(六偏磷酸钠,
学位
近年来,随着食物过敏人群的逐年增加,各国对食物过敏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鸡蛋过敏是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目前国内外对于鸡蛋的致敏机制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对其他禽蛋类过敏的研究较少。到目前为止,只有少量研究表明鸡蛋和其他禽蛋有交叉免疫反应。并且有研究表明存在对鸡蛋过敏的病人对鸭蛋不过敏。在50例对鸡蛋过敏的儿童中,鸭蛋清蛋白的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仅为65.5%。卵清蛋白(Ovalbumin,OVA)是
学位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yclodextrin glycosyltransferase,简称CGT酶,EC 2.4.1.19)能够通过环化反应利用淀粉、麦芽寡聚糖等葡萄糖聚合物生成环糊精,其中,β-CGT酶应用最广泛。工业上生产环糊精所使用的CGT酶主要来自天然芽孢杆菌,少量为基因工程菌,但大部分来源的CGT酶的热稳定性相对较低,60℃下的半衰期不到10 min,而来源于Bacillus xiao
学位
大米蛋白(Rice proteins,RPs),作为大米淀粉糖产业的副产物,具有高营养价值、低致敏性的优点,市场需求巨大。但由于大米谷蛋白(RGs)中大量二硫键和疏水性氨基酸的存在,大米蛋白水溶性极低,阻碍了其高值化应用。大豆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SPIs)是应用最广泛的植物蛋白,其球蛋白(SGs)中的β-大豆伴球蛋白(7S)和大豆球蛋白(11S)具有差异化的亲疏
学位
产油丝状真菌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具备工业化生产花生四烯酸的能力,是可持续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理想菌株。氮限制能够显著促进高山被孢霉产脂,且细胞内以谷氨酸代谢为中心的碳、氮循环与脂质合成关联密切。本论文以解析高山被孢霉胞内“谷氨酸-脂质”代谢机制、促进脂质积累为目的。实验通过补加谷氨酸改变高山被孢霉的生长模式,考察高山被孢霉生物量、脂质产量和代谢物丰度的变化。结果显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