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尾煤中高岭石的浮选规律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che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选尾煤中含有大量黏土矿物,导致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困难。黏土矿物中的高岭石是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用途广泛,将其从煤中分离出来进行再利用,可解决环境及煤泥水处理困难的问题,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能。论文以马兰选煤厂黏土矿物及尾煤为对象,通过XRD分析、元素分析、粒度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等确定其基本性质。以油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胺醋酸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捕收剂,研究两种样品中高岭石的浮选规律;并在适宜条件下加入调整剂,探索其对尾煤中高岭石和石英的分离效果。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润湿热、接触角及Zeta电位测试,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对药剂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索。两种样品中含有的主要矿物均为高岭石和石英,还含有少量伊利石、坡缕石、白云石等矿物。以仲辛醇为起泡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在不同pH都有较好的捕收效果,油酸钠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碱性条件下浮选效果较好,十二胺醋酸盐在弱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浮选效果较好。pH=8时,捕收剂用量对试验结果表明,五种药剂的精矿产率都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减低的趋势。五种药剂中以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作用效果最好。黏土矿物精矿产率最高可达64.11%,尾煤精矿产率最高可达80.59%,为了探索尾煤精矿产率能否进一步提升,采用混合捕收剂及不同起泡剂对其进行浮选。结果表明,将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十二胺醋酸盐混合使用时,药剂用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精矿产率大于两种单一捕收剂。三种起泡剂(仲辛醇、2号油和MIBC)中,以仲辛醇的整体效果最好,在低药剂用量即小于200g/t时,MIBC的捕收效果好于2号油;药剂用量大于200g/t后,2号油的精矿产率略高于MIBC。由Al/Si比计算可知,黏土矿物与尾煤原矿Al/Si比分别为0.38和0.63,浮选试验后黏土矿物精矿Al/Si比最高为0.50,尾煤精矿Al/Si比最高为0.64。尾煤Al/Si比与原矿差别较小,为了使其中高岭石与石英更好的分离,加入Ca2+、六偏磷酸钠及可溶性淀粉等调整剂,结果表明,其对应的浮选精矿产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Ca2+与油酸钠体系下,精矿产率下降最高可达8%左右。当pH为3,六偏磷酸钠和可溶性淀粉为抑制剂,在十二烷基硫酸钠体系下,两种抑制剂对精矿产率影响很小,十二胺醋酸盐体系下,六偏磷酸钠为抑制剂,精矿产率最高可下降7%左右,可溶性淀粉为抑制剂,精矿产率最高可下降10%做左右,但通过计算,加入抑制剂后尾煤精矿Al/Si比最高为0.64,即抑制剂对高岭石和石英都有抑制作用,无法将两者有效分离。红外光谱测试表明,五种药剂在黏土矿物和尾煤试样表面都有吸附,但没有新的吸收峰产生,说明药剂的吸附均为物理吸附。药剂作用后,黏土矿物与尾煤的润湿热值都发生了变化,说明药剂可以与矿物表面进行吸附。吸附药剂后电位的变化,也说明药剂可以吸附在矿物表面。接触角结果显示,捕收剂混合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胺醋酸盐)比单独使用两种捕收剂接触角更大,浮选精矿产率也更好。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药剂分子都可以在高岭石表面进行吸附,且主要以范德华力或静电作用力为主。从各体系的相对浓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药剂中的离子和原子都吸附在了高岭石表面,且吸附药剂后水的峰与高岭石表面的径向距离变远,说明药剂的加入可以改善高岭石的疏水性。通过径向分布函数分析可以得出,高岭石(001)面与水主要以氢键的形式吸附。十二烷基硫酸钠与高岭石(001)晶面的作用中,药剂中的Na+与高岭石中的O原子,及药剂阴离子基团中的O及高岭石中H原子的作用属于离子-偶极相互作用,是吸附力的主要来源。
其他文献
我国低煤级煤储量丰富,但长期以来被视为劣质燃料,这种现状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限制了低煤级煤的高效开发利用,发展更为清洁环保高利用率的利用技术是充分有效利用低煤级煤资源的关键,而合理高效的利用煤炭资源必须建立在对煤的组成和结构精确表征的基础上。煤的聚集态结构是连接煤分子组成与结构及其宏观性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有望成为探索煤的结构与反应性关系的突破口。因此本文以低煤级煤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热重-质
学位
道路是一个有机体,是城市遥感影像中的重要地物之一。在导航、交通管理、城市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及应急快速反应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城市道路的自动化提取显得尤为重要。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影像在时、空及光谱分辨率方面大幅提高,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道路的研究也逐渐兴起。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相较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而言,能展现更多的地物信息,不仅明确了道路的轮廓结构,也包含丰富的光谱信息、纹
学位
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在煤田地质勘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应用于煤矿开采中地质构造的探测,特别是对陷落柱、断层等的反应相比于其他地球物理探测手段更为敏感,但由于受到非技术和技术因素的影响,造成解释成果的准确率有所下降。随着信息技术和多道地震仪器的飞速发展,提出了增加空间采样密度来增加对于波场信息的采集,从而提高后期的解译精度,在这种背景的驱动下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现有的公开文献资
学位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持续推进和“交通强国建设工程”逐步开展的背景下,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工程勘察活动日益增多。标准贯入试验在工程勘察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被用来获取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判定浅基础承载力与预测地基沉降等。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分布着黄土-古土壤地层,研究者在该地区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研究时,大多将古土壤夹层同黄土地层同等对待,未明确指出标准贯入试验在黄土‐古土壤中应用时是否存在不同。在工程实践中,黄
学位
大骨空穴以及小骨空穴是治疗眼科疾病的经验穴,有驱邪、疏通经络的作用。临床根据患者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受损等症状选取五输穴配穴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刺大骨空穴以及小骨空穴,不但可以避免局部皮下出血的弊端,且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强。文章主要总结针刺五输穴、大骨空穴和小骨空穴治疗复视的临床经验,并讨论此方法治疗复视的作用机制。
期刊
基于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探索了本科有机化学教学的新思路,从提高教师引导作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优化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本研究以CDIO-BOPPPS协同教学模式为指导思想,引入CDIO理念创新教学设计构思,借鉴BOPPPS模式改革教学过程,结合多种教学法和多种评价方式,构建一个“N-Two-N”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体系。本文阐述了“N-Two-N”一体化模式的落实过程以及该教学模式
期刊
本文主要介绍了临床科研随访系统的设计思想、平台架构、网络架构、随访流程及系统功能,以及其在临床科室典型病种随访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临床科研随访系统在随访效率、患者体验、临床科研等方面带来的好处,指出了以互联网+医疗的理念为指导、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患者复诊闭环智能化管理流程的观念。
期刊
地理时空数据是重建地理现象和演化过程的重要数据源,然而由于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数据采集、存储等各个流程中,常常会出现数据缺失的情况,对地理分析造成一定的干扰。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在地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对其进行插值处理。然而常规的地理数据插值方法往往侧重于对时空数据静态空间位置和属性的研究,没有顾及到数据的时空相关性和各向异性等特征,造成了大量有价值信息的丢失。并且地理属性往往不是
学位
煤层气作为煤演化过程中与之相伴而生的气体资源,其合理利用不仅能为我国商业化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我国的能源结构提供保障。煤是由大量具有不同分子量的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各组分间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聚集态结构。充分了解煤的分子与聚集态结构特征,并探究其对甲烷(CH4)、二氧化碳(CO2)分子的吸附影响。本文从分子层次与聚集态层次两个角度构建煤结构模型,结合分子模拟,探究煤结构与CH4、CO2
学位
煤炭资源智能化开采及以水平井为主的煤层气开发方式对煤层微幅形态的控制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三维地震技术在煤层赋存形态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地震资料处理大多在时间域完成的,在地震资料解释时要将目标层从时间域转换到深度域,即通过时深转换获得目标层在深度域的赋存形态。传统时深转化方法通常是基于固定基准面进行的,当勘探区地表及地质条件复杂时,基于固定基准面下的时深转换方法精度较低;而基于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