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的视觉表达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建筑潮流发展多元化,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地进行深入探索。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新材料层出不穷的现代背景下,建筑师们又重新燃起了对建筑立面和建筑材料的兴趣,一股新兴的设计动态呈现在历史的舞台。 建筑艺术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视觉艺术。作为建筑第一表达元素的立面,其物质实体则为建筑材料。其中,视觉表达是材料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优秀建筑师开始在设计过程中以视觉规律作为理论指导,在建筑作品中注重对建筑视觉效果的表达。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建筑设计创新、建筑设计方法论和视觉心理学的角度对材料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视觉表达的设计应用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努力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具体的应用方法研究,以全新的角度对纷繁的建筑形象进行本源性的思考。 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四个步骤进行研究。首先在提出问题部分,分析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确立研究对象、阐释了研究目的与意义、明确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进入分析问题阶段,以材料的概念和特征属性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材料与设计的关系及材料设计的本质,得出材料视觉表达的重要性,并剖析了材料设计在建筑创作中地位的历史变迁及其发展趋势。进而分析材料的视觉表达,从其概念入手,对其构成要素、表达基础及信息层次进行解析,挖掘材料在现代建筑视觉表达中的设计潜能,探讨它们作为建筑设计元素之一,如何表达时代、历史、地域文化等。最后探讨材料视觉表达的设计原则、手法并加以实例解析,通过对典型材料特性及其表达内涵的挖掘,以及组合手法的分析归类和大量具有代表性现代建筑作品为例,总结出一般性建构方法及原则,提出对材料视觉表达的探索和展望,使其在设计中能够有清晰、系统的理论认识,从而获得新的设计方法。 文中试图探索一种新的设计策略,作为一种理论指导设计实践,弥补和完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范围内关于材料设计体系的理论,同时梳理出一种与时代相符合的新的设计观、具有实效性的设计方法,对建筑设计的实际操作进行一定的有实用意义的指导。希望籍此能使材料在新时代的建筑设计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使中国现代建筑设计更加多元化、人性化。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金融业的飞速发展,现代金融类办公建筑已经成为了人类强烈需求的一大建筑类型。这类结合了传统金融建筑与办公建筑的建筑类型对比于两种既有的建筑类型究竟有何特点?
大多数国家都是在其工业化基本实现经济发展之后走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之路的,我国也不例外。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面临着农业人口流失、农村社会
本文首先对城镇新区的有关理论、国内外的实践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回顾快速城市化地区城镇新区空间发展历程,阐述新区空间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接着以苏州地区城镇新区为例,总
作为解决当代建筑全球化与地域性矛盾的一种策略,地域性建筑理论起到了一种沟通两者的桥梁作用。它一方面激发了地域建筑的活力,另一方面又修正性地丰富了现代建筑的内涵。
建筑创作的生命在于创新,居住建筑在建筑设计领域占有庞大的数量。 本文着重研究我国新兴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居住建筑设计的创新成果。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调研以及实证的研
祠堂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是中华民族历时数千年之久的伟大创造。作为中国古代保存最多的一类建筑群体,祠堂传达给后人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信息,直接体现在中
随着近年来各种能源危机的不断爆发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能源问题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首要解决的问题。在发展的同时,关注生态保护、能源的节约与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据统计,我国住区用地占城市总用地的30%,且呈不断上涨趋势。大连区内多为坡地,用地紧张情况较为明显,在确保少占甚
上海近代都市文化背景下一个最显著特点是对西方文化的接纳。近代上海,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习俗的“对接”,形成了所谓的“海派建筑”。上海的近代建筑表现出广泛的地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机动车保有量大幅提高。汽车的爆炸式增长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停车难等。特别是私家车快速发展导致居住小区停车问题日益严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