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菌拮抗菌株的筛选、鉴定、诱变及防效测定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w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我国西北春麦区、北方冬麦区及长江中下游麦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给我国的小麦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目前尚缺乏有效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药剂,利用拮抗菌对小麦全蚀病进行防治是控制小麦全蚀病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为筛选获得对小麦全蚀病具有拮抗价值较高的拮抗菌,作者开展了以下试验:  1.通过稀释分离方法获取了36株小麦全蚀病菌候选拮抗菌株,进一步用平板对峙培养方法,筛选得到4株拮抗菌株AF、AK、AZ、BE,其对小麦全蚀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64.10%、42.85%、58.85%、和40.15%。通过形态观察,结合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结果以及16S rDNA的序列分析,鉴定AF和AZ菌株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icheniformis)。  2.以不同剂量时间的低能离子束注入诱变处理枯草芽孢杆菌AF菌株,得到3个处理63株诱变处理菌株,对3组处理菌株抑菌半径变化ΔR(ΔR=Rck-R)进行方差分析得:处理1、处理2、处理3的ΔR均值分别为0.0229、-0.0305、-0.0686,且依次递减,说明低计量时间的诱变处理有利于获得更多有利的变异菌株;而3个处理的标准差分别为0.1159、0.1421、0.1503,且依次增大,说明高剂量时间的诱变处理有利于获得更大的菌株变异幅度。  3.对枯草芽孢杆菌AF菌株诱变处理、筛选获得3株优选拮抗菌株A2-3、A4-13、A6-10。15次传代培养后,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测得其对小麦全蚀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84.52%、78.02%、81.32%,比AF菌株的分别提高了35.06%、24.74%、31.96%;通过测定优选拮抗菌株代谢产物和高温处理代谢产物对小麦全蚀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发现抑制率由75.66%、94.43%、90.92%、88.65%分别降低至23.01%、35.81%、13.31%、25.39%,表明各菌株产生的对小麦全蚀病菌有抑制作用的代谢产物为不耐高温物质。  4.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种子经枯草芽孢杆菌AF菌株、优选拮抗菌株A2-3、A4-13、A6-10包衣处理后,对小麦全蚀病防治效果依次为49.76%、58.52%、31.19%、51.66%;优选拮抗菌株A2-3、A6-10比AF菌株的防效分别提高了17.60%、3.81%,而优选拮抗菌株A4-13比AF菌株的防效降低了37.32%,可能原因为经过诱变处理的A6-10、A4-13菌株在土壤中生活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A4-13下降较快,所以原菌在PDA上对峙培养时对小麦全蚀病菌的生长有良好抑制效果,而在土壤生长时对小麦全蚀病菌的防效不高。  5.优选拮抗菌株对麦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芽孢杆菌AF、优选拮抗菌株A2-3、A4-13、A6-10的菌液包衣处理麦种后,对小麦的生长都有一定促进作用,小麦均株高比对照组分别高3.25%、5.39%、10.91%、11.05%;小麦均根长比对照组分别长5.79%、9.87%、27.25%、41.63%;小麦均干重比对照组分别重46.01%、62.35%、5.12%、41.91%。
其他文献
从2010年起,龙岩农科所率先在国内开展细梗香草品种选育及规范化(GAP)种植研究,初步建立了细梗香草GAP示范基地。在种植过程中发现,细梗香草在生长期间常受到病虫危害,其中病
飘移是评估液体农药制剂喷雾质量的重要参数,除草剂飘移到敏感作物田,会造成对敏感作物的伤害,从而造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降低。除草剂雾滴飘移受多种因素影响,既有风速、温度
草坪禾草全蚀病是由禾顶囊壳侵染引起的根部病害,欧、美广泛发生的是禾顶囊壳燕麦变种,我国尚未发现该变种。但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在国内部分地区发生较严重,主要危害小麦。近年我
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是党的执政能力
松墨天牛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害虫,除取食危害松树外,还传播松材线虫病,已对我国松树造成严重危害。虫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生防真菌,在生产上应用广泛,防治松墨天牛在生产上也早有应用
1999~2000年用点滴毒力测定法监测了江苏,河南及河北三省四地棉铃虫三龄幼虫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棉铃虫对丙溴磷抗性除河南为中等水平抗性(18.6倍)外,其他各地为低水平抗性(5.0~6.7倍)。
学位
学位
丁布和黄酮类化合物是小麦中重要抗虫性次生物质。其中丁布对麦蚜的抗性作用在国内的研究报道较少。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蚜作用,国内外主要研究了其在小麦中的总量与抗蚜性的关系
该文研究报道了天葵粗提物对菜青虫、小菜蛾的触杀、拒食作用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经石油醚、氯仿、丙酮粗提物的触杀、拒食作用比较,结果表明石油醚粗提物的杀虫效果较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