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及邻区中上地壳电性结构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baimei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借助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构造复杂区开展深部调查所具有的优势,通过对穿过六盘山弧形构造带东南段的甘肃会宁—宁夏固原—甘肃庆城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电性结构研究。结合研究区地质、地球化学以及地球物理其他标志论证了该剖面的二维电性结构特征,探讨了六盘山弧形构造带内各断裂带和地质构造单元在深部向南东延伸的情况,论述了西吉高阻块体、六盘山低阻带及天环坳陷中上地壳电性结构类型,进一步探讨了靖远-西吉铜多金属带深部电性结构背景。丰富了对六盘山地区各构造单元的深部关系的认识,为该地区多金属矿产及油气资源的远景勘探提供了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和依据。
   (1)六盘山断裂带西南侧的祁连山碰撞造山带在中上地壳上表现出横向分块、纵向分层电性结构特征,中上地壳普遍发育壳内低阻层;六盘山断裂带东侧的鄂尔多斯西缘隆褶带总体呈现相对高阻,中低阻穿插其间的电性结构特征,天环坳陷带表现出较好的电性成层结构。
   (2)剖面穿过的各地质构造单元的分界断裂带在深部的延伸组成一系列构造滑脱面。以马家滩—大水坑断裂带为界,西侧的中祁连走滑—逆冲构造带、六盘山走滑—推覆构造带、鄂尔多斯西缘推覆—滑脱构造带沿滑脱面呈现一系列逆冲推覆的构造样式,各构造带的滑脱面呈现西南深、东北浅,深部平缓、浅部陡倾的展布形态。在天环宽缓褶皱构造带内,结晶基底埋深在8km左右,基底上发育有一系列小断裂,结晶基底面呈现古隆起与古凹陷相间排布的起伏形态。在元古代到早古生代早期的一系列古隆起和古凹陷基底之上叠加了一个中新生代的宽缓向斜构造,这样一个构造格局对于在天环坳陷带内寻找下古生代油气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3)六盘山弧形构造带内以各断裂带为界的各地质构造单元,自西南至东北,表现高阻与低阻出相间排列的电性结构特征;西海原—海原—六盘山断裂带西南侧的祁连地块普遍发育壳内低阻层,且呈现自西南到东北变浅、自西北至东南变浅的分布形态;推测六盘山主峰西侧6km以下的低阻带可能为呈现低阻—地速特征的兴仁—海原坳陷带向南东延伸,受到后期来自西南方向的应力作用,西华山—六盘山隆褶带沿滑脱面推覆在呈低阻—低速特征的兴仁—海原坳陷带之上。
   (4)剖面穿过西吉航磁—重力异常带表现出高阻块体特征,初步推断该高阻块体可能由中元古海原群中深变质岩系及其岩浆岩,部分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的火山碎屑沉积浅变质岩和加里东期中酸性火山岩组成,局部可能存在印支—燕山期中基性的小型侵入体,为该区域寻找铜多金属矿提供了深部电性结构背景。
其他文献
多级孔ZSM-5分子筛不仅继承了传统分子筛的各种优点,而且还克服了其在大分子扩散方面的局限性。对于粉末型催化剂,成型是其实现工业应用最重要的步骤之一,而且成型体机械性能是确保反应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参数。因此,本文对多级孔ZSM-5分子筛进行挤条成型操作,并主要研究干燥和焙烧过程对成型颗粒机械性能的影响。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首先,采用单因素法,初步考察了挤条成型中干燥和焙烧过程对ZSM-5分子筛成
储能材料可以通过储存或释放热量来调节温度,在热量储存、温度控制等储能领域广受欢迎。利用微胶囊技术将固-液储能材料包覆在性能稳定、热塑性较高的高分子中,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储能微胶囊,具有使储能材料与外界隔离和防止储能材料泄露等优点。储能微胶囊的这些优异特性,使得它得以广泛的研究,并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行业、建筑材料、食品储存等领域。但是传统的储能微胶囊一般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脲醛树脂等作为壁材,因此
[db:内容简介]
斑岩型铜矿作为主要的铜矿类型之一,其储量占世界铜资源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具有规模大、埋藏浅、矿化均匀等特点,长期以来都是矿产资源界的热点之一。本论文研究的拿若矿区属于藏北高原中西部阿里地区的多龙矿集区,是典型的斑岩型铜金多金属矿床,其构造位置位于全国重点规划的成矿区带之一的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但是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工作环境恶劣,矿区内开展的地质工作相对较少,工作程度较低。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对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是算法和模型。本文侧重高光谱遥感降噪、混合像元分解理论、方法、模型的研究,依托国家863计划:“地质应用系统建设与典型应用示范研究”(课题编号:2008AA121103)的子题“高光谱数据处理与蚀变矿物信息提取”、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地质勘查遥感系统集成与综合应用示范”(课题编号:1212011120226)的子题“矿产资源高光谱遥感探测子系统升级技术研究”,选用资
本文充分利用项目组前期成果和西北局最新钻井、开发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域地质、钻井、物探、地层、地震等综合资料,以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活动论等先进理论为指导,以地震解释、断裂演化为主线,以平衡剖面演化、倾斜剪切复原技术为手段,分析塔河西部断裂展布特征、剖面特征、组合特征,主干断裂演化模式等,结合前人有关油气的勘探成果,探讨塔河西部断裂与油气的关系。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  (1)综合运用断裂识别方
学位
通过对前人所做的工作的认识,结合地层发育情况、构造、断裂等资料,认识到塔河油田东南斜坡区处于塔里木盆地东北坳陷区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上,面积有2000余km3。奥陶系自上而下有5套地层,分别为:鹰山组、一间房组、恰尔巴克组、良里塔格组、桑塔木组;区内断裂较发育,主要为南北向、北北东向的断裂,主要有6个大的断裂带。  结合岩芯、测井、成像测井等资料,认识区内奥陶系储层的储渗空间,并根据奥陶系岩芯及钻
学位
地震反演作为储层预测的核心技术,能够将测井纵向上的高分辨率和地震横向上的密集采样这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估算出地层的岩性、物性特征信息横向上的变化,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开发的各个阶段。尽管近年来地震反演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目前常规的地震反演是在时间域内进行,由于测井曲线从深度域转换到时间域损失了宝贵的高频信息,所以时间域地震反演的局限性是对于薄层的识别能力较差。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时间域的地震
学位
本次研究选择重庆市瓦罐窑滑坡作为实例。首先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其次是现场实地踏勘了解基本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力学试验。最后以滑坡稳定性为核心,采用原型调研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工程地质分析与岩体力学相结合、现场试验与室内试验相结合、机制分析与模拟研究相结合、层次分析与系统评价相结合、几何分析与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思路,对该滑坡的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  瓦罐窑滑坡主
学位
尕尔穷、多不杂铜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尕尔穷铜金矿床位于该成矿带南缘的措勤-申扎岩浆弧内,多不杂铜金矿床位于北缘的扎普-多不杂岩浆弧内。尕尔穷铜金矿床作为首个班怒带西段达到详查程度的铜金矿床,金的资源-储量已达到大型规模。矿床主要由两个主矿体Ⅰ、Ⅱ号矿体及34个小矿体所组成。主矿体总体上为隐伏一半隐伏矿体,受矿区北东南西向F1、F2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体系控制。多不杂铜金矿经过近几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