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现阶段儿童用药分剂量方法的缺陷为背景,旨在配制出通过一种媒介可以将市售的主要供成人使用的片剂临时配制成可供需要分剂量服药的儿童使用的液体剂型,使药物分剂量更准确,并能保证进行治疗时药物活性成分的稳定。通过对液体制剂溶媒处方的筛选和优化,制成两种分别适用于脂溶性药物和水溶性药物的溶媒,且可以与具类似溶解性质的药物进行临时调配,方便药师和患者使用。研究临时配制液体制剂的稳定性,旨在配制出安全、有效、能准确进行分剂量操作的制剂提供给患者使用。方法:第一部分:溶媒的处方筛选及稳定性考察查阅处方筛选相关文献,了解目前药物的配制处方中常用的药用辅料,以及辅料的稳定性,理化性质等内容,设计实验,通过处方筛选实验确定辅料,筛选出经济,安全,适合口服的药用辅料。水溶性溶媒制成溶液剂,脂溶性溶媒制成混悬剂。以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外观性状等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和正交设计实验优选处方,按照药剂学处方工艺制备溶媒。进行加速试验,即在温度(40±2℃)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试验期间第0、1、2、3、6个月末分别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考察配制出的两种溶媒的稳定性。第二部分:儿童常用药临时配制液体制剂的稳定性研究选择实验药品,药物的选择基于其在儿童人群中的高频处方,尤其是需要分剂量服用的药品,统计出种类和数量,主要是调查分析片剂这一类固体制剂。以药物溶解性的差异进行分类,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以备下一步溶媒的选择。水溶性药物以盐酸普萘洛尔为代表药物,脂溶性药物以螺内酯为代表药物,分别研究药物在已制得的溶媒中的稳定性。用上述步骤筛选出的药品和溶媒进行临时配制实验,进行影响因素试验(高温、光照),考察临时配制液体制剂的稳定性,以及在4℃、25℃放置2个月的稳定性变化。主要考察其物理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及微生物稳定性,以外观性状、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pH值、含量等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考察药物含量的变化。结果:第一部分:溶媒的处方筛选及稳定性考察通过对处方中辅料的筛选和用量确定,最终配制出两种处方,水溶性溶媒和脂溶性溶媒,水溶性处方为:枸橼酸钠0.1 g,吐温80 0.1 g,山梨酸钾0.1 g,单糖浆30 mL,纯化水20 mL;脂溶性处方为:羟丙甲基纤维素0.1 g,枸橼酸钠0.1 g,吐温80 0.1 g,山梨酸钾0.1 g,单糖浆30 mL,纯化水20 mL。加速试验各项目均符合稳定性考察标准。第二部分:儿童常用药临时配制液体制剂的稳定性研究一定条件下,盐酸普萘洛尔在水溶性药物溶媒中稳定性较好,螺内酯在脂溶性药物溶媒中稳定性较好。影响因素试验,高温强光条件下样品均稳定;稳定性实验,在4℃和25℃放置2个月外观性状均无明显变化,且含量变化也在稳定范围内,微生物限度符合药典标准,且放置一个月未见明显的微生物生长,表明两种药物与溶媒进行临时配制后性质仍稳定。结论:筛选出的溶媒处方设计合理,工艺简单,重复性高,稳定性好,符合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适合儿童患者使用;选用的儿童高频分剂量使用的药品进行临时配制液体制剂实验,药物与溶媒配制成的液体制剂在一段时间内稳定性良好,配制出的溶媒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