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浪微博从2009年发布内测以来,从2010-2012年其用户数量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然而,2012年开始,其糟糕的用户体验却一直被用户吐槽,微博不再像是社交平台,而出现了很多营销性质的功能,其愈来愈多的僵尸粉和垃圾信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诟病。2013年10月29日,新浪微博推出了粉丝服务平台,并声称“我们开始考虑用户体验了”。如今,百分之六十的微博用户使用过新浪微博,是使用率最高的主流微博产品。在满意度方面,新浪微博也明显强于其他产品。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是指用户在接受服务时建立的一种整体、主观的心理感受。这一概念实际涉足很多方面,相当复杂。狭义的用户体验,是指“以电子为媒介的消费关系以及它的支持机制,包括看得见的用户界面、参与和交互处理程序以及反馈系统”。这是基于设计理念的专业概念。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确定自己的角色,适应性能规则甚至采纳社会期望的“从众”心理,给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从而对相关客观环境(相关程序)提出意见建议,使其得到改进。简单来说,用户体验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建立的纯主观感受,是用户对该产品的主观印象。现今3C产品层出不求,追求高端的用户体验,成为用户选择产品的重要因素。在对微博用户心理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都选择分析关系性数据来找到用户使用的共通之处,来研究微博迅速崛起的原因,并更好的解决用户需求,并试图把微博的优势运用到各个领域中来。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几乎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格局。在建构的公民舆论空间,也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传统导向。这种文化传播带来的冲击也影响着微博的用户体验。微博和一般商品不同,一般商品的商业价值一般等同于其商品价值,但是微博除了产品的基础价值之外,还衍生出额外的服务价值,这些相结合就是用户价值。如果不能平衡用户价值与商业价值之间的矛盾,你就无法取得最大化的商业价值。因为在产品技术与对手不相上下的时候,用户体验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结合新浪微博用户体验,来分析微博的用户结构、传播构架等,来找寻微博优化用户体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