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磺熊去氧胆酸抑制内质网蛋白质毒性聚集减轻顺铂耳毒性的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awe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牛磺熊去氧胆酸减轻顺铂致听毛细胞损伤目的:探明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对顺铂致大鼠听力损失的拮抗效应,揭示TUDCA对顺铂作用下听毛细胞的保护作用及量效关系。方法:(1)体内实验:选用12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给予腹腔泵注12mg/kg顺铂(持续时间>30分钟)。右耳于顺铂给药前1小时鼓室注射0.5mg/ml无菌TUDCA,左耳注射等量PBS。分别于给药前后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比较左右耳ABR反应阈阈移的改变。(2)体外实验:选用出生后3天的SD大鼠,解剖耳蜗基底膜用于离体培养,并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及顺铂+TUDCA组。以myosin7a标记毛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外毛细胞形态差异,并分别计数顶、中及底回相同长度范围内外毛细胞存活率的差异。TUNEL法检测组间外毛细胞凋亡比例的差异。选用OC1听毛细胞株,以浓度梯度的顺铂处理24h,CCK8法检测组间细胞增殖率的差异。选用10μM顺铂建立OC1听毛细胞株损伤模型,并以不同浓度TUDCA分别预处理0h、6h、12h、24h,CCK8法检测组间细胞存活率的差异,并筛选出TUDCA最佳作用时间及浓度,Annexin V-FITC/PI法检测此浓度及作用时间下组间细胞凋亡比例的差异。结果:(1)体内实验:右耳(鼓室注射TUDCA)ABR反应阈阈移(click:2.50±2.79d B SPL,8k Hz:23.33±5.52 d B SPL,16k Hz:20.00±6.09 d B SPL,24k Hz:28.33±5.16d B SPL,32k Hz:42.08±4.50 d B SPL,40k Hz:36.25±3.84 d B SPL)明显低于左耳(鼓室注射PBS)(click:9.17±3.93 d B SPL,8k Hz:35.83±5.32 d B SPL,16k Hz:37.50±4.75 d B SPL,24k Hz:47.50±3.17 d B SPL,32k Hz:61.67±3.22 d B SPL,40k Hz:55.83±1.83 d B SPL)。刺激声为短声(click)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刺激声为短音时,所有频率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体外实验:耳蜗基底膜离体培养条件下,对照组外毛细胞形态良好,顺铂组外毛细胞排列紊乱且有缺失。与顺铂组(外毛细胞存活率:顶回:198.00±20.17,中回:141.75±12.91,底回:138.50±22.50)相比,顺铂+TUDCA组外毛细胞排列整齐且存活率(顶回:232.50±24.36,中回:201.25±7.51,底回:186.75±20.19)较高。1m M TUDCA单独处理离体培养的耳蜗基底膜,外毛细胞的形态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TUNEL检测结果显示,顺铂组外毛细胞凋亡比例(顶回:2.33±1.86,中回:14.33±1.45,底回:11.33±0.33)高于顺铂+TUDCA组(顶回:0.00±0.00,中回:3.33±1.86,底回:2.33±1.45)。在OC1细胞中,随着顺铂浓度的增加,OC1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TUDCA不同浓度预处理0h、6h及12h,顺铂+TUDCA组细胞的存活率与顺铂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1.6m M TUDCA预处理24h细胞的存活率(88.03%±6.53%)明显高于顺铂组(57.37%±2.05%)(p<0.05)。流式细胞术凋亡检测结果表明,顺铂+TUDCA组细胞凋亡比例为1.68%±0.33%,明显低于顺铂组(8.21%±0.61%)(p<0.05)。结论:(1)TUDCA鼓室给药可减轻顺铂致大鼠ABR反应阈阈移的增加;(2)TUDCA可抑制顺铂作用下听毛细胞的凋亡。第二部分内质网蛋白质质量控制系统在牛磺熊去氧胆酸减轻顺铂致听毛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目的:揭示耳蜗听毛细胞在TUDCA和(或)顺铂作用下,内质网蛋白质质量控制(ERQC)系统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变化。阐明ERQC系统在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减轻顺铂致听毛细胞损伤中的可能机制。方法:(1)选用出生3天SD乳鼠,制备顺铂致听毛细胞损伤的耳蜗外植体模型,并分为对照组、顺铂组及顺铂+TUDCA组。顺铂组:5μM顺铂处理48h;顺铂+TUDCA组:1m M TUDCA预处理24h,而后继续与顺铂共处理48h。通过RT-q PCR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组间外毛细胞ERQC系统相关关键成员caspase12、CRT及UGGT1的表达差异。(2)选用OC1细胞株,将其分为对照组、顺铂组及顺铂+TUDCA组。顺铂组:10μM顺铂处理24h,顺铂+TUDCA组:1.6 m M TUDCA预处理24h后,再与顺铂共处理24h。免疫印迹法检测组间ERQC系统中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下调CRT、UGGT1及OS9后,TUDCA拮抗顺铂致OC1细胞凋亡作用的变化。(3)分别在0.2%BSA溶液中加入5 m M DTT、10 m M TUDCA以及不同浓度的顺铂,75℃加热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及60min,用酶标仪检测492 nm下的OD值。结果:(1)RT-q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顺铂组相比,顺铂+TUDCA组中caspase-12、UGGT1及OS9的表达有所下降,而CRT的表达则有所升高。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组间UGGT1的表达变化与RT-q PCR检测结果一致,而顺铂+TUDCA组中CRT的表达与顺铂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2)OC1细胞中组间caspase-12及UGGT1的表达变化同离体培养基底膜相一致。与顺铂组相比,顺铂+TUDCA组中总泛素化蛋白尤其是大分子量泛素化蛋白的表达较高,而CRT的表达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下调CRT、UGGT1及OS9的表达可减弱TUDCA对顺铂致OC1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3)体外蛋白质聚集实验表明,不含DTT的0.2%BSA溶液在75℃加热60分钟后没有出现沉淀,而含有5 m M DTT的BSA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出现沉淀,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沉淀量也逐渐增加。在同时含有5 m M DTT和顺铂的BSA溶液中,且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溶液的浑浊度随顺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同时含有10 m M TUDCA及5 m M DTT的BSA溶液,在75℃加热60分钟后没有出现明显的沉淀,这种现象的发生与顺铂的存在和浓度均无相关性。结论:TUDCA可抑制内质网蛋白质毒性聚集,提高泛素依赖性ERAD的降解能力,减轻顺铂致听毛细胞的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血栓形成是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与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的活化密切相关,且内皮细胞可以独立于血小板通过影响纤维蛋白产生而影响血栓形成。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血栓药物主要包括抗凝血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但是由于其作用单一且常伴有出血等不良反应造成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开发新型高效且安全的抗血栓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对于心血管系统具有广
小核仁RNA(sno RNA)在各种组织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至今为止sno RNA是否在脂肪生成的过程中起作用还没有文献报道。SNORD126是一种含有C/D盒的sno RNA。之前,我们证明了SNORD126通过上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的表达激活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
目的:抑郁症目前是发病率最高的神经心理疾病之一,除了表现出兴趣减退、悲观绝望等情绪障碍症状,还常常伴随有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而这种认知水平下降可能是由脑内代谢废物如Aβ蓄积,以及脑血管功能障碍所导致。“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是由大脑血管基底膜与星形胶质细胞终足组成的基底膜共同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废物清除途径,而位于其中的血管周围巨噬细胞(perivas
目的:1.构建DBM-明胶的核壳结构微组织,在体外评价其力学仿生性能和促BMSCs成骨诱导活性;2.建立大鼠皮下异位成骨模型和原位颅骨缺损模型,评价核壳结构微组织的体内骨缺损修复再生能力;3.建立一种磁控结构化液滴技术,通过磁矩编程和液滴焊接实现骨组织工程微组织的精细操控及组装。方法:1.在体外利用微阵列芯片制备DBM-明胶的核壳结构微凝胶,通过光镜和SEM表征其大体结构,并测量其弹性模量、BMP
第一部分: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比较目的:目前,国内外相关指南中对于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病人的治疗方法尚未达成共识。对于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病人,单纯行肝切除术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而肝脾联合切除既处理了肝脏肿瘤,又解决脾功能亢进,其疗效如何,尚无定论。本研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评价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病人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
第一部分COVID-19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谱动态变化特征目的:研究COVID-19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谱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多时间点收集2020年1月5号到1月24号武汉协和医院收治的40例核酸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和特异性免疫测定法检测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结果:在确诊的40例COVID-19患者中,相比较于2
第一部分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鉴定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和进展相关的关键基因及机制背景: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发生和发展的基因和遗传机制尚不明确。本项研究旨在寻找与PTC发病和进展有关的关键基因及相关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PTC和正常组织的RNA测序数据,以及临床分期的数据,最终构建测试组、验证组和临床分期数据组矩阵。首先,使用测试组数据矩阵进行差
为了减少制造成本、提高焊接效率,让机器人能适应不同形状的焊缝,具备类似人一样的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提出将基于强化学习的路径规划智能算法运用在焊接机器人上。在采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构建焊接机器人的路径规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激光雷达让机器人拥有感知焊缝的能力;接着基于改进的深度Q网络算法,利用神经网络拟合机器人的自主决策函数,让机器人能自主选择合适的动作;最后结合机器人操作系统(ROS)和Gazebo仿
第一部分 Aβ1-40通过上调周细胞CD36的表达导致血脑屏障破坏目的:周细胞是神经血管单位和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当BBB的守门人,过量的Aβ在大脑中的生成和沉积进一步导致周细胞死亡,诱导血脑屏障破坏。CD36是参与Aβ转运的一种多功能糖蛋白,敲除CD36的表达能抵消APP/PS1小鼠导致的脑血管功能障碍,并且能增加周细胞的数量还可以诱导周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