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炎相关血清学标志物anti-Mi-2和Galectin-9的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la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肌炎特异性抗体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中发挥重要的价值。合并快速进展性肺间质纤维化(rapid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P-ILD)的 IIM 患者死亡率高,预后较差。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Gal-9)在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多种功能。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一类IIM特异性抗体——抗Mi-2抗体相关的临床表型及预后;第二部分探讨一类新型IIM相关的血清学标志物——Gal-9在IIM患者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第一部分抗Mi-2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表型及预后研究目的:探讨抗Mi-2抗体阳性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抗体水平与患者疾病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患者的治疗反应以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57例DM患者血清中的抗Mi-2β抗体。在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中分析抗Mi-2β抗体相关的临床特征。结果:在DM患者中,有40例(11.2%)患者血清抗Mi-2β抗体阳性。抗Mi-2β+DM患者合并“V”形疹(P=0.001),披肩征(P=0.003)和肌无力(P=0.013)的比例显著升高,但合并ILD(P=0.005)和恶性肿瘤(P=0.041)的比例显著下降。抗Mi-2β抗体水平与医师对疾病活动度的整体评估评分(r=0.33,P=0.039,n=40),血清肌酸激酶水平(r=0.52,P<0.001,n=40)呈正相关,与徒手肌力检查评分呈负相关(r=-0.34,P=0.029,n=40)。在纵向研究中,抗Mi-2β抗体水平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β=0.039,P<0.001,n=16)。在长期随访中,中位随访时间为44个月,有97.0%的患者出现临床缓解。此外,有26例患者的病程超过2年,其中有61.5%(16/26)的患者在患病过程中没有出现复发。有5例(15.1%)患者病情缓解的时间超过3个月,且停止服用药物。与抗Mi-2β-DM患者相比,抗Mi-2β+DM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下降(log-rank P=0.035)。在长期随访中,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缓解期的患者血清中的抗Mi-2β抗体都转为阴性。结论:抗Mi-2β抗体阳性患者是DM的一类特殊亚型,该亚型表现为典型的近端肌肉以及皮肤受累,较少合并ILD及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好,预后好。患者的血清该抗体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相关,但在长期随访中,患者血清中的抗体较少转阴。第二部分Galectin-9在特发性炎性肌病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的研究目的:检测Gal-9在DM患者中的表达;探究Gal-9在DM-I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途径。方法:用ELISA法检测154例IIM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的血清Gal-9水平。采用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分析患者血清Gal-9水平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检测Gal-9在IIM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和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ular cells,PBMCs)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 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MDA5)抗体阳性DM患者肺组织中Gal-9及其配体Tim-3和CD44的表达。此外,本研究探索了Gal-9对人肺成纤维细胞(MRC-5)的作用。结果:IIM 患者[median 19.8 ng/mL,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10.0-33.6,n=154]的血清 Gal-9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median 4.9 ng/mL,IQR 3.5-6.3,n=30)(P<0.001)。分层分析显示,DM 患者(median23.7 ng/mL,IQR 12.3-35.9,n=129)的血清Gal-9水平显著高于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IMNM)患者(median 7.4 ng/mL,IQR 5.2-10.8,n=25)(P<0.001)和健康对照(P<0.001)。抗 MDA5+DM 患者(median 33.8 ng/mL,IQR 21.9-44.7 ng/mL,n=56)的血清 Gal-9 水平显著高于抗 MDA5-DM 患者(median 16.2 ng/mL,IQR 10.0-26.9 ng/mL,n=73)(P<0.001)。在抗MDA5+DM 患者中,合并 RP-ILD 的患者(median 42.4 ng/mL,IQR 34.9-68.5,n=20)血清Gal-9水平显著高于不合并RP-ILD的患者(median 26.4 ng/mL,IQR 17.0-39.8,n=36)(P<0.001),且血清Gal-9水平与RP-ILD的严重程度相关。在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中,血清Gal-9水平与抗MDA5+DM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抗MDA5+DM患者PBMCs产生Gal-9的水平显著高于IMNM患者(P=0.022)和健康对照(P=0.045)。此外,抗MDA5+DM患者PBMCs中Gal-9 mRNA的水平与I型干扰素诱导基因MX1(r=0.659,P=0.020,n=12)和IFIH1(r=0.787,P=0.002,n=12)的mRNA水平呈正相关。免疫组化显示,合并RP-ILD的DM患者肺组织中Gal-9和Tim-3的表达增强。体外培养的肺成纤维细胞MRC-5经Gal-9蛋白刺激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mRNA表达增加(P=0.024)。结论:Gal-9是抗MDA5+DM,特别是合并RP-ILD患者疾病活动度的一个潜在的血清学志物。Gal-9/Tim-3通路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 DM-ILD的发病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肿瘤免疫微环境对肿瘤患者的临床结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免疫治疗的成功依赖于免疫效应机制的诱导,免疫效应机制与免疫微环境中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的产生有关。CD8阳性T淋巴细胞是免疫微环境的主要效应细胞之一,在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与LUAD中CD8阳性
背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及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以蛋白尿为主要特征,伴随肾小球滤过率的进行性下降,但至今仍缺乏对DN发生发展机制的了解及有效的治疗手段。白介素33(Interlukin-33,IL-33)是白介素1家族中的一员,在组织损伤后由内皮细胞等释放进一步激活固有免疫系统,是一种炎症损伤的预警因子,同时其下游调控固有淋巴细胞2型(Ty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大约每10位育龄期女性中就会有一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给患者带来经济及精神压力。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类型之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发现对于及时有效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诊断的金标准为腹腔镜手术,这对门诊普通患者的准确诊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通过影像学检查或者易获取的生物学标本(如血液、尿液和唾液等)进行无
生物电阻抗本质上反映了组织生理和病理相关的物理变化。人体内部的稳态是被严格调控的,病变组织环境遭到破坏,物理特性也随之改变。研究表明,生物电阻抗能够对乳腺癌不同病理时期的组织进行有效区分,并发展了以电阻抗成像为代表的无创检测方法,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本论文旨在研究乳腺癌电导率与目前熟知的几种生物标志物相关性的同时,探索乳腺癌电导率发生变化的调控机制。为了在细胞水平准确测量电导率,本文提出并建立具备
背景与目的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感受。根据其发病部位以及致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为体表疼痛,内脏疼痛,肌肉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等。这些顽固性疼痛影响着全球超过六分之一人口的健康状况,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内脏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疼痛类型。但现状是,由于产生疼痛的机制(包括外周和中枢机制两方面)及其生理意义的复杂性,疼痛(特别是慢性疼痛)治疗在临床上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目前我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为主要的死亡原因。抑制转移及减少远处转移灶的大小和数量,降低肿瘤负荷,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肿瘤细胞的转移并不完全由肿瘤细胞决定。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对于肿瘤细胞的转移及在远处脏器的定植也有重要作用。其中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微环
背景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一项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医疗卫生系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增长,我国心衰的卫生经济负担与日俱增。提高心衰的医疗质量,优化管理策略,改善患者预后,是应对未来疾病负担的重要对策。药物治疗是心衰管理的基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是
背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严重的弥漫性肺部疾病。尽管目前机械通气和药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凝药等)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ARDS平均病死率仍然超过40%。因此深入研究ARDS内在机制和新的临床治疗靶点可能是治疗的关键。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ARDS重要的病理过程,在ALI
目的:1.根据已有的外鼻测量学指标,建立适用于汉族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的外鼻测量体系;2.探讨肋软骨鼻翼环形移植物在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中的效果;3.探讨肋软骨鼻翼环形移植物在修复单侧鼻缺损中的效果;4.探讨组织工程软骨在鼻再造术中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方法:1.以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的50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位,女性32位。针对单侧唇裂继发鼻畸
第一部分 Liddle综合征上皮钠通道基因新致病突变的鉴定及临床研究研究背景:Liddle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单基因高血压病,由上皮钠通道(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ENaC)基因致病突变所致。临床上常表现为盐敏感性高血压、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低醛固酮和低肾素水平。高血压发病较早,多在儿童期内发病。由于临床表型异质性明显,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基因检测为Lid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