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金属车身前纵梁耐撞性分析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ngcheng0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轻量化材料不断应用于车身制造中,对传统车身连接工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异质金属连接工艺的窘境,SPR(Self-piercing Riveting,自冲铆接)工艺作为用于连接异质金属车身结构的一种新型冷冲压连接工艺逐渐受到研究者重视。由于SPR接头详细模型建模过程中必须考虑接头的残余应力与应变分布,材料可塑性及其失效等特征,才能精准的模拟出SPR接头的机械性能,但同时也将导致该详细模型计算效率低下,因此严重限制了系统地研究SPR接头的力学性能。首先,基于CONSTAINED_SPR2约束模型,分别对U形试验的三种典型工况和剥离试验进行了仿真研究。在仿真过程中,通过调整CONSTAINED_SPR2约束单元的初始参数,观察不同工况下CONSTAINED_SPR2约束单元的力学特性与失效模式,建立了从变形初期到失效过程完整的力-位移曲线,得到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的结论,验证了CONSTAINED_SPR2约束单元作为铆接等效单元的准确性,为后续车身前纵梁碰撞仿真提供了坚实基础。其次,将CONSTAINED_SPR2约束单元应用于异质金属前纵梁轴向高速冲击试验仿真中,通过对标前纵梁试验与仿真力-位移曲线、初始峰值力、变形模式和总吸能等耐撞性指标,验证了作为SPR接头等效单元的CONSTAINED_SPR2约束模型应用于前纵梁碰撞仿真中的精准性。基于上述SPR接头等效单元前纵梁模型,对前纵梁不同翼板宽度、不同铆点到翼板边缘距离和不同铆点间距分别进行仿真,分析比吸能、碰撞初始峰值力和变形模式等耐撞性评价指标,得到了前纵梁最佳结构参数,提高了异质金属前纵梁的耐撞性能。最后,将传统钢质前纵梁和钢铝异质金属前纵梁应用于整车正面碰撞仿真中,通过对比二者的吸能特性和变形模式等耐撞性指标,证明异质金属车身前纵梁在碰撞吸能与轻量化方面要优于传统钢制车身前纵梁,为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奠定了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地聚合物,既不排放有害气体,又可替代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提出以矿渣为主要原料,通过碱激
IPD模式作为一种新型项目交付模式,目前已逐步进入建筑行业并有了初步的应用。IPD模式的核心是协同合作,伙伴各方以“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为原则,以项目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
结构位移是判断结构空间位移是否满足施工误差要求、结构标高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以及施工方案调整依据的重要指标,是反映结构变形特征、控制结构受力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然而
建筑结构隔震减震控制和建筑结构抗爆是建筑结构抗震的一个重要部分,与使用传统隔震支座不同,设计能主动改变自身力学特性而适应不同荷载的隔震装置。针对传统的隔震支座隔震
谈及色粉画(Pastel),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它属于“小画种”,而且会把它当做是为油画创作前所做的素描稿亦或色彩稿,但在西方,色粉画作为与油画和水彩画同属色彩画中的一大画种,其重要性便毋庸赘述。许多绘画大师,如罗萨尔巴·卡列拉、莫里斯·康坦·德·拉图尔、德加、卡萨特、毕加索等,都从事过色粉画创作并留下交口称誉的经典作品。本论文通过梳理中西方色粉画发展历程以及品读经典作品,研究色粉画的材质特性和独特
侧柏起源于中国,是我国重要的荒山造林绿化树种,具有极为丰富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对侧柏优树种子质量进行测定,建立侧柏种子园对侧柏种源进行生长指标测定,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并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侧柏半同胞家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对不同侧柏半同胞家系进行亲缘关系聚类分析,为侧柏半同胞家系保存、评价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侧柏种子质量评价15个侧柏优树种子品质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优树种子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发展新型能源技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全固态高温燃料电池,具有发电效率高、燃料来源广等独特优点,作为
当今世界汽车工业正呈蓬勃发展之势,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恶化问题也因此日益严重。发展汽车轻量化技术是改善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复合材料及蜂窝夹层结构凭借其低密度、高强度
HD-Zip转录因子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逆境应答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其结构、保守序列和功能特性,可将HD-ZIP分为四
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起着关键作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应逐步形成初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儈依靠阅读,进行儈效阅读的关键在于阅读策略的合理使用,因此,深入了解当今学生使用阅读策略的现状,分析产生的原因,为指导改进阅读教学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是必要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