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向安全门限签名方案的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vu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重点研究了具有前向安全性质的门限签名方案。门限签名是将密钥分发给多个成员,每个成员持有密钥的一个份额,只有多于特定数量的份额才能重构密钥。这样即使少数成员的密钥份额泄漏,也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密钥的安全,从而降低了密钥泄漏的可能性。一般的数字签名,一旦密钥泄漏,则攻击者不但可以伪造攻破时间段以后的签名,也可以伪造此时间段之前的任何签名,从而有很大的危害性。为了使密钥泄漏所造成的危害最小化,前向安全签名采用把整个签名阶段分成小阶段,而各个阶段的密钥采用单向函数。本文基于ELGamal签名体制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前向安全门限签名方案,通过在签名过程中添加w’=(SKjw/h(m))gR’mod p)mod q这一项,从而使当前密钥隐藏在签名中,在验证方程w=(g1/h(m)y-w/h(m)w’2T-jmod p)mod q中引入有效的时间段参数j,从而该方案具备了真正的前向安全性。另外,本文以Schnorr签名方案为基础,通过在签名过程中添加r’=XjgK’ mod p这一项,从而使当前密钥隐藏在签名中,在验证方程R=gsyer(’2T-je) mod p中,时间段参数j是一个有效的参数,构造了一个有效的前向安全门限签名新方案。通过两个新方案的实施,即使收买多于门限数目个成员的攻击者得到当前密钥,也不能伪造当前时间段之前的签名,该体制具备了真正的前向安全性,因而降低了密钥泄漏所造成的危害。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概括地介绍了数字签名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密码学相关的知识及其数学背景知识。第二章,概述了门限签名方案与前向安全签名方案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现有门限签名方案。在此基础上,对门限签名方案的发展给出了自己的展望。其次,描述了前向安全签名方案的一般构建安全模型,最后,给出了前向安全数字签名方案的优点及其应用前景。第三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前向安全门限签名方案。该方案不仅密钥是前向安全的,而且签名也是前向安全的,即使攻击者收买大于或等于门限数目个成员后,攻破SKj,但由SKj仍然无法计算出SKj-1,从而密钥具有前向安全性,使密钥泄漏所造成的危害最小化。第四章,基于Schnorr体制构造了一种前向安全门限签名新方案。该方案在签名过程中将当前私钥隐藏在签名中,在验证过程中有效地使用了时间段参数,从而保证签名密钥与签名同时都是前向安全的,为电子商务的应用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第五章,对本文的工作作了总结与展望。门限签名方案与前向安全签名方案都是针对为了减少密钥泄漏所造成的危害而设计的特殊性质的签名方案,具有很实用的利用价值。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有许多学生虽然上课在认真听课,课后也认真完成了作业,但学习能力和成绩均不尽人意,笔者认为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使这种现状有所改变:重构课堂流程,以学定
人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煤矿的生产状况,职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责任心与安全意识,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与基础,基于这样的原因,必须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并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求解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而逆散射变换是求解一大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基本思路就是利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Lax对和常微分方程的谱理论,
脉冲微分系统较好地反映了瞬时突变对系统状态的影响,在航天技术、控制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脉冲系统可以看成由连续子系统和离散子系统组
我们首先定义复数域?上的高秩Virasoro-like代数L,然后证明了它是单李代数,接着确定了它的全体自同构映射,并分析了该李代数的自同构群的结构。  
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涵,构建充满教育智慧的创造性课堂。如何实施生本理念下课堂教学,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
聚类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不断深化,人类要认识世界就必须区别不同的事物并认识事物间的相似性,而每个概念的最初形成无不借助于事物的聚类分析。因
一、背景简介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初中部共有533名学生,初中正式生总数268名,借读生总数265名;小学部共有452名学生,小学正式生共68名,借读生384名。学校借读生(随迁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的发展活力也逐渐提升,这就对企业生产成本的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比较常见的两种计算方法是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