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历史:奥古斯丁的历史哲学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ha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354—430年)是基督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历史观为以后整个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西方人面临历史危机时思考命运和意义提供了范式。奥古斯丁的历史哲学集中在晚期大部头的著作《上帝之城》中,并进而可追溯至他在自传体《忏悔录》中已埋下的伏笔。从两部作品思想的关联出发,本文的主题是,考察奥古斯丁历史哲学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及其实质意义,揭示个体生命与人类历史整体的关联。奥古斯丁在对自身存在确信的基础上,建立起对整个人类历史的认知。奥古斯丁对待历史的态度就等同于他要处理其中人的处境。文章从两个维度——个体生命和整个人类历史——来切入奥古斯丁的历史哲学,认为奥氏早在《忏悔录》中记载自己个体生命经历之际,就隐藏着他对历史上每个人的忏悔以及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目的和意义的思考,并且最终在《上帝之城》中完整呈现。在其中,他从人类的整体视角出发,详细考察了人类的堕落,人类历史的进程以及最重要的是,人类历史的终极性、目的还有意义的问题。他对历史的思考建立在对人格的发现上,以至于最后对历史的探讨实际上也是对历史中每个个体生命的探究。具体来说,本文从奥古斯丁历史哲学的引入与开端、历史哲学的前提、历史哲学的核心、历史哲学的实质与意义四个大的方面展开论证。奥古斯丁在驳斥之前流行历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历史的理解。他认为,时间是理解个体生命与人类历史的前提,历史是基于圣经启示下的记载,其本身是一种叙事。人类历史始于人对自身确认的开始,这种个体意愿自身的意识就成为堕落的标志和历史的源头。人犯罪堕落是因人运用上帝所赐给的自由意志,在善和恶之间可以进行自由选择所致。但人的堕落不能归罪于给人自由意志的上帝,而是人心中生发的“想和上帝同等”的骄傲心理产生的不顺从,于是,骄傲与原罪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个体的社会性特征决定了个体的生存必然是群体性的,根据不同的爱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社会(城),人类社会共同体是由无数个“奥古斯丁”式的个体生命组成的,但又可以划分到两个不同的城中。历史充其量是两座城在时间中平行展开的历史。永恒进入历史就是历史进程中奥氏认为至关重要的一件事:道成肉身对个体生命和社会整体都是如此,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关乎生存和意义的大问题,是整个堕落人类一尘不变的历史中唯一打破“平静”的历史大事件。奥古斯丁认为神圣护佑在个体生命和两座城的历史中一直发挥作用,引导个体与社会向着终结发展。末世论意味着历史的终结,个体和两座城在此世的结局都将在这个时候清楚显明。末世论视角是与此前流行历史观念的关键性区分所在,也是确保历史中个体和社会所经历一切的意义所在。奥古斯丁通过“历史”这一概念要让人们认识到永恒之事不在我们的视野内,我们只能通过历史了解我们自己。这样有开端有结尾的线性历史哲学观不仅是对之前循环论等诸多错误历史观的批判和重建,更是引导人们对个体自身和社会群体历史生命意义进行思考。虽然表面上是讲历史演变史,但落脚点却始终关心的是生存和死亡、和平和幸福这样终极意义问题,这也是奥古斯丁历史哲学的鲜明特色,在他心目中,历史哲学与生命哲学是一致的。
其他文献
目的: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ies,RTIs)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通过对1990-2017年中国RTIs死亡率数据的描述和定量分析,了解中国RTIs的死亡率变化趋势。利用中国RTIs死亡数据拟合年龄-时期-队列模型、Smeed’s模型、Borsos’s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中国RTIs死亡趋势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评估ARIMA模型、分数多项式与自然立方样条
一、国情背景挪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毗邻瑞典、芬兰、俄罗斯,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创始成员国之一。虽未加入欧盟,但其是申根协议成员国,享有欧盟成员国的部分权利。挪威人口530余万,经济发展水平很高,曾连续多年被评为人类发展指数全球第一名,2020年人均GDP排名世界第四。挪威是一个典型的临海国家,国土面积约38.5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2.5万余公里,比中国还要长约7000公里,计入海岛海
期刊
近十年来,随着高分专项、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施,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已先后发射了资源、高分以及天绘等多个系列的数十颗光学遥感卫星,为面向全球的精确测图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灾害预警、国防军事等诸多领域的科学发展。随着面向全球范围高精度测图需求的不断增加,以系统误差检校和区域网平差为核心技术的光学卫星遥感影像几何精处理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额垠叶蝉族(Mukariini)昆虫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叶蝉科(Cicadellidae),角顶叶蝉亚科(Deltocephalinae),是角顶叶蝉亚科中一个较小的类群。全世界共记录19属69种,中国12属25种。额垠叶蝉族昆虫专门取食危害竹类植物,很多种类已成为竹子的重要害虫。针对额垠叶蝉族昆虫分类研究中存在的系统演化地位不明、区系分
1980年海牙《国际司法救助公约》(the Hagu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Access to Justice,以下简称“《海牙司法救助公约》”或“公约”)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就国际司法救济事项作出规定的国际性公约,它为国际民事司法救济制度设定了国际标准。第一章在总结“access to justice”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首次将该术语翻译为“救济权”。“access
目的:通过对夹脊电针干预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运动功能及P2X7R/NLRP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探究夹脊电针对大鼠运动功能及脊髓组织中P2X7R/NLRP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阐明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共分两部分实验。实验一:夹脊电针对ASCI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实验选用72只雌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是假手术组(Sham组)、模
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神气论指精神本体和生命灵奥,艺术品格和风姿神貌。于前者而言,“神气”既是物质的亦是精神的;于后者而言,“神气”既是哲学的亦是文艺的,以抽象或具象的形态,显现出古人的精神品格、审美心理和思维特征。在古人的文化视野中,“神”“气”蕴含有古人的精神道统,宇宙意志和生命精神统一于斯,表现出阶段性、关联性和整体性的取向。由“尚神”“尚气”而“神气”,这一历史过程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古人
随着遥感技术和各类传感器平台的快速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HRRSI)相比于之前更容易获得,如何高效利用日益丰富的特征信息对HRRSI进行准确的场景分类与提取是遥感影像解译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尽管从基于像素的方法发展到了基于对象的场景分类、提取方法,地物目标的分类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然而,传统的方法模型只能实现地物目标层级的
等离子体层嘶声(Plasmspheric hiss)是一种宽频段波动,通常能够在几十Hz至几千Hz的频率范围内观测到。这种波动一般存在于等离子体密度较高的等离子体层内以及等离子体羽中。即使在地磁活动平静时嘶声波也长期存在,并在磁暴期间显著增强。由嘶声波驱动的电子投掷角散射被认为是辐射带内外带之间槽区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时,嘶声波也会引起外辐射带相对论能量电子的沉降。最近的研究表明,嘶声波引起的散射还
本论文针对《红楼梦》的义理价值展开研究,自觉地将《红楼梦》与《庄子》和魏晋时代的名士风度相结合,其中《庄子》是思想基础,魏晋风度则是名士们第一次尝试用《庄子》的哲学思想来指导现实人生。而《红楼梦》用小说的形式探讨人生哲学,在家族盛衰、婚恋悲剧等表象之下所隐藏的,是主人公贾宝玉对于人生真谛的苦苦思索,整部《红楼梦》就是宝玉寻找自我、追求“我”的理想价值、“我”的生命意义的过程。序论部分分析了对《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