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起重机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en87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用起重机系统是一类安装与船体之上,在海上环境下,实现负载运输定位作业的吊车系统,在运输与海洋工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该类系统与陆上吊车系统类似,为提高安全性与工作效率,需要抑制因操作动作和意外碰撞等外部干扰对负载摆动的激励作用,与此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抑制由于海浪、流等造成的船体本身运动对负载带来的巨大不利影响,这一点是船用起重机系统负载防摆控制的关键所在。而这类任务对操纵人员与作业环境的要求很高,因此有必要开发针对该类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看,该类吊车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欠驱动系统,系统自由度大于控制输入的维数。同时,船体的持续运动的影响直接进入系统的不可直接驱动部分,即负载摆动动力学部分。所以此类控制涉及欠驱动系统对持续不匹配扰动的抑制,并在非惯性系下的欠驱动控制问题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控制理论上亦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意在对船用起重机系统的自动控制做初步研究,包括系统动力学建模,控制器设计与辅助机构设计与控制。   (1)船用起重机系统动力学建模,该部分首先分析了船一吊车一负载系统各部分运动状态与运动关系,而后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动力学方程,在吊车坐标系下描述负载受船体6自由度运动和吊车系统3维操纵量对负载2维摆动的影响,同时考虑船体运动对吊车系统的运动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到较为简洁的动力学方程形式,方便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与控制器设计。同时得到桥式与臂式吊车系统的横向动力学模型。而后,设计了仿真平台,可以有效模拟该系统的运动过程,观察状态量变化。而后设计了基于模型动力学结构的实验系统,该系统可有效模仿船体运动对负载造成的影响,方便控制器的实现与性能验证。   (2)对于船用起重机负载定位控制器的设计。该部分意在设计控制器实现在船体运动扰动下的吊车系统负载定位任务,具体包含两种控制策略:基于滑模面合成的负载定位控制器与基于内动态平衡点跟踪方法的负载定位控制器。前者针对船体运动与模型参数首先规划吊车系统状态量参考轨迹,而后定义误差滑模面,并引入权重指数,设计控制器,使旋臂俯仰与负载摆动误差保持在与扰动量相关的界限之内;后者将针对欠驱动非最小相位系统的基于内动态平衡点跟踪的控制策略在船用吊车系统上加以实现,根据船体运动与台车定位误差得到实时的摆动动态平衡点及其导数,而后设计控制器对其跟踪,对于跟踪问题实现系统误差状态有界,而对于镇定问题可以达到渐近收敛。   (3)辅助机构的设计与控制。该部分基于所得船用桥式吊车动力学模型的欠驱动特性,设计了一种索具系统,用以牵引负载,实现对负载摆动转矩的直接影响,使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欠驱动特性。而后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通过摆动力矩的控制使该系统动力学与陆上桥式吊车等价,而后通过PD控制实现负载与台车的定位功能。
其他文献
聚合物驱是一种重要的三次采油技术。但是由于聚合物价格昂贵,使得聚合物驱的成本很高,为提高经济效益,研究聚合物驱油过程的最优注入策略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传统的数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被控对象的结构日趋复杂,并且具有高阶、时滞、不确定性、非线性以及时变参数等特点,传统控制理论难以解决此类复杂系统的建模以及分析问题,这给控
节能减排是我国重要的长期战略任务,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基站数量的快速增加,带来了巨大的电力资源损耗。在通信行业的电耗成本中机房空调
燃料电池作为产生能源的一种装置,现在越来越被重视,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的核心,所以对于膜电极的生产也格外的重要。在膜电极的生产过程中,膜电极的GDL基底层薄膜在疏水过程中
当前,随着微机电系统、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与现代网络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线传感器网络得到了极大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环境、医疗、家居等多个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是
间歇过程在现代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切实保障间歇过程生产的安全可靠运行对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与健康、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风险无处不在,风险往往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某些损失是人们无法接受的,因此对风险的分析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多系统的风险因素是不确定的、模糊的,针对这类系统我们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电能质量问题不仅危害电力系统本身的安全及电网的稳定运行,而且
视觉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响应模式和处理机制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地进化和发展,有着极为完善的处理过程和对信息快速感知处理的效率。研究视觉信息处理的神经模式,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水规模的扩大,水务管理工作中用水损耗严重、入户抄表困难、管理工作繁杂等问题逐渐凸显。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同时降低水务管理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