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沪深300股指期货自2010年4月推出,交易不到4年,是中国的新兴金融市场代表。其合约标的物为沪深300股票指数,与中国股票市场具有极强联动性,因此能比较全面反应中国股市的整体走向。而金融市场不同的交易机制,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行为和市场的质量均会影响金融资产价格发现的过程。相较于证券市场而言,股指期货市场具有成交活跃、T+0的交易制度且允许卖空买空等特点。另外期货市场以机构交易者居多,市场理性交易者的比例很高,因此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微观结构无论是从学术讨论还是从新兴金融市场建设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文章的结构分为以下部分:
第一章为导论,介绍本文选题来源与课题研究的意义,在对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实际情况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研究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持续期以及其他市场微观变量的现实依据与理论意义。随后,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就市场微观结构研究以及高频数据建模分析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尤其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分为信息模型和价格持续期模型,从这两方面进行文献的分析,为本文第三章股指期货市价格持续期及微观变量的研究提供了充足坚实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对国内外关于价格持续期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对比了两种常见的ACD模型分析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实证效果,最终确定了WACD模型是适合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ACD模型,并在该WACD模型中引入了股指期货市场中的平均成交量和平均买卖价差这两个市场微观变量,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ACD模型回归的方法对本文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阐述与分析。与此同时,还对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进行了简要说明。
第二章则主要对信息理论和微观主体,高频数据以及ACD模型的基本内涵进行介绍,对基于ACD模型的发展应用现状进行简要总结分析。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介绍了信息理论、微观主体以及高频数据的基本内涵与特点。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的解读与分析,阐述了信息理论和微观主体的基本涵义与特征,紧接着介绍高频数据的出现,从高频数据自身的优势出发,说明如何利用高频金融数据建模并从高频数据中挖掘更多交易信息。在信息理论、微观主体、高频数据市场微观理论的三大基石介绍完毕之后,引入了ACD模型的基本介绍,阐述在研究高频数据方面ACD模型所做的巨大贡献。第二节首先针对ACD模型的总体发展与应用状况做了简要介绍。其次本节又分为两个部分,梳理了ACD模型研究的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介绍关于ACD模型自身的研究与发展,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集中在对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学层面上的研究与讨论;第二个方面则关注如何在ACD模型中引入“信息传递介质”—市场微观结构微观变量以对市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交易信息的传递机制。综上所述,本章的目的就是通过信息理论、微观主体、高频数据以及如何利用ACD模型建模分析高频金融数据的相关原理方面的具体分析,为以后的研究论证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
第三章的主要内容为第四章的实证操作做了充足的理论准备。内容主要是两大块:一是研究并确定适合中国股指期货的ACD模型;二是考虑到市场微观变量对价格持续期的影响,实证分析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的结论,在中国股指市场成立与否。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详细介绍了ACD模型的原理和分类,通过各种对比分析,在ACD模型系列中确定最适合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是EACD模型和WACD模型两种。通过文献的归纳总结,多数学者都认为分布更为复杂的WACD模型比EACD模型更适合进行微观市场的研究,WACD模型的回归效果更稳定。分析常见的市场微观结构的特征变量平均交易量、平均价差等,解释这些微观结构变量对价格持续期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从这些微观变量中选出影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持续期的、代表市场流动性的平均买卖价差和代表交易强度的平均成交量,据此进行解释与说明。最后将平均买卖价差,平均成交量分别作为参数引入ACD模型中,对股指期货市场微观结果探求,其中平均买卖价差主要考察了市场流动性变化对价格持续期的影响作用,而成交量则是考察了市场交易强度变化对价格持续期的影响作用。本部分内容为文章第四部分实证分析过程中模型的确定以及变量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章在第三章理论分析基础上,对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持续期及其微观变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样本为合约IF1403、合约IF1312、合约IF1309的逐笔交易数据。数据样本期为2013年9月,共20个交易日。首先,在SAS软件中上述原始高频交易数据进行预处理,鉴于高频数据特有的不规则性、强自相关性还有明显的“日内效应”等特点,必然要先对数据进行统计性的描述和ACF自相关检验;随后利用R软件画图展示了所求价格持续期序列、平均成交量序列、平均买卖价差序列均存在明显的“日内效应”。在所有的ACD模型分析过程中都涉及到剔除高频数据的“日内效应”,于是在分别剔除了价格持续期、平均买卖价差、平均成交量这三个序列的“日内效应”之后,鉴于三个序列均涉及时间序列,笔者对其分别作了ADF平稳性检验,以保证并非伪回归。数据准备好之后,模型回归部分调用MATLAB2010b自带的ACD程序包。首先将价格持续期序列分别带入WACD和EACD模型中回归,对比分析模型最后所得的估计参数、参数P值、对数似然值、以及LB(30)的检验结果,最终确定适合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是Weibull分布的WACD模型。然后在确定的WACD模型中引入股指期货市场的微观变量平均成交量和平均买卖价差,得到了考察微观变量如何影响价格持续期的扩展WACD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估计,分析微观变量对价格持续期的影响,同时笔者对模型的拟合效果做了相关检验以测试模型拟合的稳定性,完成对股指期货市场微观结构的实证研究。
第五章对影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高频数据建模分析的实证结果做了总结。本文根据得出的以下结论:
(1)股指期货的价格持续期日内模式是呈现“W”走势,非常明显。另外成交量与买卖价差也存在着明显的“日内效应”。高频数据的自相关性也非常强,通过ACF单位根进行了单位根检验,证明了价格持续期、平均成交量和平均买卖价差序列均存在着强烈的自相关性。
(2)实证结果显示WACD(1,1)更适合分析股指期货市场的数据,并且利用其预测未来价格持续期的结果也更为准确。
(3)首次在关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高频数据研究中引入了市场微观特征变量—价格持续期内的买卖价差,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的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持续期与滞后的买卖价差呈正相关,即买卖价差的增大会是的价格持续期变长。
(4)首次在关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高频数据研究中引入了市场微观特征变量—价格持续期内的成交量。实证结果表明,价格持续期与滞后的成交量呈负相关关系,滞后的成交量的增加会使得未来价格持续期缩短,在市场的流动性增强的同时,交易风险会逐渐降低。
本文可能的创新或特色之处主要有包括以下两点:
(1)文章的选题较为新颖。股指期货这一金融工具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出现时间尚短,国内对于它的研究领域与探究深度还有待扩展与深化,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从价格持续期以影响其的微观变量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其他学者相关方面研究的总结,对影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研究今后中国的股指期货市场高频交易数据中信息传递问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具有较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结合以往对ACD模型的理论研究,以及应用扩展的ACD模型对于不同金融市场分析实证分析的文献,采用类比分析法以及归纳总结法对影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持续期的微观结构变量进行总结,首次将价格持续期内对应的平均成交量和平均买卖价差引入模型,实证分析研究买卖价格和成交量对价格持续期的影响,这是本文的一大创新。
本文的不足之处是在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持续期的分析过程中,由于实证编写程序上的难题,采用了线性的ACD模型进行分析,导致无法在模型中同时添加多个的微观变量进行综合分析,这些不足说明了从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论、高金融数据研究度出发,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并且笔者相信随着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持续期的不断深入,上述问题也会得到较好解决。
文章的结构分为以下部分:
第一章为导论,介绍本文选题来源与课题研究的意义,在对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实际情况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研究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持续期以及其他市场微观变量的现实依据与理论意义。随后,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就市场微观结构研究以及高频数据建模分析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尤其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分为信息模型和价格持续期模型,从这两方面进行文献的分析,为本文第三章股指期货市价格持续期及微观变量的研究提供了充足坚实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对国内外关于价格持续期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对比了两种常见的ACD模型分析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实证效果,最终确定了WACD模型是适合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ACD模型,并在该WACD模型中引入了股指期货市场中的平均成交量和平均买卖价差这两个市场微观变量,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ACD模型回归的方法对本文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阐述与分析。与此同时,还对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进行了简要说明。
第二章则主要对信息理论和微观主体,高频数据以及ACD模型的基本内涵进行介绍,对基于ACD模型的发展应用现状进行简要总结分析。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介绍了信息理论、微观主体以及高频数据的基本内涵与特点。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的解读与分析,阐述了信息理论和微观主体的基本涵义与特征,紧接着介绍高频数据的出现,从高频数据自身的优势出发,说明如何利用高频金融数据建模并从高频数据中挖掘更多交易信息。在信息理论、微观主体、高频数据市场微观理论的三大基石介绍完毕之后,引入了ACD模型的基本介绍,阐述在研究高频数据方面ACD模型所做的巨大贡献。第二节首先针对ACD模型的总体发展与应用状况做了简要介绍。其次本节又分为两个部分,梳理了ACD模型研究的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介绍关于ACD模型自身的研究与发展,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集中在对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学层面上的研究与讨论;第二个方面则关注如何在ACD模型中引入“信息传递介质”—市场微观结构微观变量以对市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交易信息的传递机制。综上所述,本章的目的就是通过信息理论、微观主体、高频数据以及如何利用ACD模型建模分析高频金融数据的相关原理方面的具体分析,为以后的研究论证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
第三章的主要内容为第四章的实证操作做了充足的理论准备。内容主要是两大块:一是研究并确定适合中国股指期货的ACD模型;二是考虑到市场微观变量对价格持续期的影响,实证分析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的结论,在中国股指市场成立与否。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详细介绍了ACD模型的原理和分类,通过各种对比分析,在ACD模型系列中确定最适合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是EACD模型和WACD模型两种。通过文献的归纳总结,多数学者都认为分布更为复杂的WACD模型比EACD模型更适合进行微观市场的研究,WACD模型的回归效果更稳定。分析常见的市场微观结构的特征变量平均交易量、平均价差等,解释这些微观结构变量对价格持续期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从这些微观变量中选出影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持续期的、代表市场流动性的平均买卖价差和代表交易强度的平均成交量,据此进行解释与说明。最后将平均买卖价差,平均成交量分别作为参数引入ACD模型中,对股指期货市场微观结果探求,其中平均买卖价差主要考察了市场流动性变化对价格持续期的影响作用,而成交量则是考察了市场交易强度变化对价格持续期的影响作用。本部分内容为文章第四部分实证分析过程中模型的确定以及变量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章在第三章理论分析基础上,对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持续期及其微观变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样本为合约IF1403、合约IF1312、合约IF1309的逐笔交易数据。数据样本期为2013年9月,共20个交易日。首先,在SAS软件中上述原始高频交易数据进行预处理,鉴于高频数据特有的不规则性、强自相关性还有明显的“日内效应”等特点,必然要先对数据进行统计性的描述和ACF自相关检验;随后利用R软件画图展示了所求价格持续期序列、平均成交量序列、平均买卖价差序列均存在明显的“日内效应”。在所有的ACD模型分析过程中都涉及到剔除高频数据的“日内效应”,于是在分别剔除了价格持续期、平均买卖价差、平均成交量这三个序列的“日内效应”之后,鉴于三个序列均涉及时间序列,笔者对其分别作了ADF平稳性检验,以保证并非伪回归。数据准备好之后,模型回归部分调用MATLAB2010b自带的ACD程序包。首先将价格持续期序列分别带入WACD和EACD模型中回归,对比分析模型最后所得的估计参数、参数P值、对数似然值、以及LB(30)的检验结果,最终确定适合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是Weibull分布的WACD模型。然后在确定的WACD模型中引入股指期货市场的微观变量平均成交量和平均买卖价差,得到了考察微观变量如何影响价格持续期的扩展WACD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估计,分析微观变量对价格持续期的影响,同时笔者对模型的拟合效果做了相关检验以测试模型拟合的稳定性,完成对股指期货市场微观结构的实证研究。
第五章对影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高频数据建模分析的实证结果做了总结。本文根据得出的以下结论:
(1)股指期货的价格持续期日内模式是呈现“W”走势,非常明显。另外成交量与买卖价差也存在着明显的“日内效应”。高频数据的自相关性也非常强,通过ACF单位根进行了单位根检验,证明了价格持续期、平均成交量和平均买卖价差序列均存在着强烈的自相关性。
(2)实证结果显示WACD(1,1)更适合分析股指期货市场的数据,并且利用其预测未来价格持续期的结果也更为准确。
(3)首次在关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高频数据研究中引入了市场微观特征变量—价格持续期内的买卖价差,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的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持续期与滞后的买卖价差呈正相关,即买卖价差的增大会是的价格持续期变长。
(4)首次在关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高频数据研究中引入了市场微观特征变量—价格持续期内的成交量。实证结果表明,价格持续期与滞后的成交量呈负相关关系,滞后的成交量的增加会使得未来价格持续期缩短,在市场的流动性增强的同时,交易风险会逐渐降低。
本文可能的创新或特色之处主要有包括以下两点:
(1)文章的选题较为新颖。股指期货这一金融工具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出现时间尚短,国内对于它的研究领域与探究深度还有待扩展与深化,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从价格持续期以影响其的微观变量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其他学者相关方面研究的总结,对影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研究今后中国的股指期货市场高频交易数据中信息传递问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具有较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结合以往对ACD模型的理论研究,以及应用扩展的ACD模型对于不同金融市场分析实证分析的文献,采用类比分析法以及归纳总结法对影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持续期的微观结构变量进行总结,首次将价格持续期内对应的平均成交量和平均买卖价差引入模型,实证分析研究买卖价格和成交量对价格持续期的影响,这是本文的一大创新。
本文的不足之处是在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持续期的分析过程中,由于实证编写程序上的难题,采用了线性的ACD模型进行分析,导致无法在模型中同时添加多个的微观变量进行综合分析,这些不足说明了从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论、高金融数据研究度出发,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并且笔者相信随着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持续期的不断深入,上述问题也会得到较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