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与学是外语教育中的两个方面。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教育学所包含的两个重要内涵。教学相长,相辅相成,所有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这两项内容并围绕其展开。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更好的学习,我们除了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我们也要研究教师的教。教师的教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观念、方法和学习效果。对于老师的教,我们既可以用学生考试成绩来作为对老师的教学效果的判定,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等形式来作出评价。教师评价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形成以来,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认可和重视。教师课堂行为评价是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行为评价能较及时、全面地反映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现状、发展和变化。获取教师教学评价资料,对于提高教师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教师评价行为,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方面,但几乎没有人将这一课题引入到外语教学课堂中。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仅是在近二十年内才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但人们对此问题的关注及研究明显呈上升趋势。外语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但真正广泛、规范的外语教学仅仅二三十年的时间。大学英语教学,正经历着一场变革。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模式、测试体系都在逐步变化。为了更好迎接大学英语改革的挑战,我们有必要对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有更具体的了解。该论文立足大学英语课堂,以不同教育背景的三类老师(工农兵大学生、本科学历与研究生学历)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大学课堂中教师行为以及决定和影响教师课堂行为的观念。包括: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如何教学,表现为哪些教学行为;教师行为与教学背景有何联系;学生心中的英语课堂。该研究选取了某大学三种教育背景的十名英语教师,在他们讲授同一单元课文时,对他们的授课情况进行了观察、记录、录音和分析,研究发现:1)三种不同背景的老师在教学行为及其不同行为的时间分配上有明显不同。综合他们各自的课堂教学我们得出结论:具有研究生背景的老师的教学行为,与现在所提倡的交际教学,互动教学基本一致;工农兵大学毕业的老师,他们所擅长的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一致。本科毕业的老师介于其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特征。2)此外,教育背景影响教学理念,进而影响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是教学理念的反映,因教育背景的差异而不同。教师的教育背景、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体。但由于教学经验等因素,也存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间有差距的问题。3)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知:不论哪种教学方法、行为或模式,多数学生对他们的英语老师很满意,说明他们能够接受和配合老师的教学。但同时也应注意到,教师应提高交际教学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能让他们受到鼓励,实践英语,也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要求。该论文对英语教学和教学评价都有参考价值。教师应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学生要求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进行全面地思考和总结,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把教学评价落脚于课堂之中,具有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的性质,是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