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硅矿物季铵盐类捕收剂的浮选性能及其分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4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铝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国。与国外铝土矿相比,我国铝土矿具有高铝、高硅、低铁的特点,铝硅比较低,因此,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原料的铝硅比,满足拜尔法生产工艺条件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别以十二胺、季铵盐类及其混合药剂为捕收剂对一水硬铝石和脉石矿物、混合矿和实际矿物的浮选试验研究,并采用吸附量测定、Zeta电位测定、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进行了浮选药剂在矿物表面吸附机理的研究。采用单药剂捕收剂进行单矿物的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岭石的可浮性强于一水硬铝石,且浮选环境处于较低的p H值时,两种矿物具有较大浮选回收率差异。相对于捕收剂DDA,三种季铵盐类捕收剂呈现两种矿物在较宽p H值范围的回收率差异。三种季铵盐类捕收剂DTAB、TTAB、CTAB中,CTAB捕收剂在p H值为2和4时,两种矿物的回收率差值分别达到了61.9%和51.7%,并且在p H值继续增加后呈现较大的回收率差异。因此CTAB在较宽的p H值范围内可以分选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随着CTAB药剂的浓度增加,高岭石的回收率虽在增加,但一水硬铝石的回收率增加的更为迅速。所以CTAB的浓度越大反而不利于反浮选分离两种矿物。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结果表明CTAB具有较好的浮选分离效果。进行了捕收剂对矿物的吸附量、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表征分析。捕收剂的吸附量测定结果显示高岭石比一水硬铝石更易于药剂吸附。Zeta电位结果显示,吸附捕收剂前,高岭石的零电点为4.8,一水硬铝石的为2.5;吸附捕收剂后,零电点都有发生右移。故在当矿浆p H值在2.5-4.8之间时两种矿物带不同的电荷,这为离子型捕收剂的差别吸附提供理论依据。红外表征结果表明捕收剂与矿物的吸附为物理吸附。进行了捕收剂与矿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晶体性质计算表明,高岭石的可浮性大于一水硬铝石的。能量计算表明CTAB与高岭石和一水硬铝石之间相互作用能分别为-502.0 kcal/mol和252.7 kcal/mol,二者差值为249.3 kcal/mol,明显高于DTAB和TTAB。此外,捕收剂CTAB与高岭石的总的相互作用能约为与一水硬铝石的总的相互作用能2倍,这些结果表明了CTAB分子优先吸附于高岭石的表面,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浓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捕收剂碳原子数量增加,三种药剂DTAB、TTAB、CTAB的药剂分子间的吸附越来越紧密,而到矿物表面距离基本没变。均方位移计算结果表明在捕收剂与高岭石的作用过程中扩散系数为CTAB>TTAB≈DTAB,由此可以看出CTAB分子更易在高岭石表面吸附。以CTAB与DDAA混合捕收剂进行了浮选试验的研究。浮选结果表明三种脉石矿物回收率得到提高,而一水硬铝石的回收率得到降低。混合矿和实际矿物浮选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浮选分离效果。吸附量、Zeta电位、红外表征以及XPS测试结果表明DDAA的加入有利于扩大CTAB在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表面的吸附量差异,进而有利于浮选分离。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进一步对混合药剂的浮选机理过程进行了研究。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表明DDAA优先吸附在一水硬铝石表面,而CTAB优先吸附在高岭石表面,因此DDAA的加入有效抑制了CTAB在一水硬铝石表面的吸附。浓度分布数据表明DDAA在一水硬铝石表面主要分布在一层,而在高岭石表面呈现多层分布。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几个国家煤产国之一,但是矿井灾害频发,其中冲击地压已经成为威胁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它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巷道坍塌、支柱折损,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目前,防冲措施多样,需确定合理的防冲措施,在保证高效安全生产的同时,尽可能提高资源回收率。关于合理防冲措施的确定对于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矿820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揭示了煤岩
选煤厂原煤入选量逐年增加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浮选尾煤的排出,尾煤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土地,形成粉尘污染空气,矿物中的有害成分通过渗透作用危害水土,还会形成地质灾害等环境危害。随着洁净煤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选煤厂生产剩余的尾煤的综合治理及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近几年来倍受众多学者关注的一种新型无机环保绿色胶凝材料——地质聚合物,经研究证明可以用于高效的吸附重金属离子。本
本文对平朔9号气煤(PS9)、屯兰2号焦煤(TL2)、长治3号贫煤(CZ3)的聚集态结构和热解行为进行分析,探讨热解行为与聚集态结构的关系。利用X射线衍射(XRD)从聚集态尺度上对煤样中芳香层片间距离d002、堆砌高度Lc、延展度La和堆砌层数Nave等微晶结构参数进行表征;利用拉曼光谱(Raman)对煤样的有序性进行分析;利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煤样的聚集态结构进行系统的观察,
对于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动力灾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岩石破坏规律的研究一直是许多学者长期所研究的课题。现今,声发射监测技术作为无损监测的一种方式,利用该技术对岩样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已成为研究岩石破坏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该技术进行监测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岩石声发射实验的定位精度,这样才能建立声发射与岩石破坏之间的正确关系。而以往声发射定位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一般采用加载力学实验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存在实
“中国智造”的提出,对煤矿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多数煤矿企业已经实现机械化生产,但是为了顺应时代进步的需要,煤矿企业还需从多维度入手,进一步提高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选煤厂在煤炭生产过程中承担着洗选的工作,选煤厂实现智能化生产对于整个煤矿企业有着重要意义。煤泥水处理作为整个洗选流程中重要的一步,关系洗选循环水的质量,影响选煤厂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浓缩是当前煤泥水处理的主流方式,浓缩过程
浮选是煤泥降灰提质的一种重要方法。我国低阶煤储量丰富,但是其表面含氧量高,表面孔隙大,常规捕收剂煤油(轻柴油)与水不互溶,难在矿浆中分散,在煤粒表面铺展困难且易进入煤中孔隙,使得在浮选过程中不仅药耗过大且其捕收性和选择性都不理想,因此低阶煤被认为是一种难浮煤泥,对其合理开发利用对我国能源经济供给意义重大。论文对五种含氧量不同的煤泥进行了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粒度分析、XRD测试以及XPS测试,确定煤
温度梯度引发的岩石热破裂在地热开采的井筒建造、储层改造、长期地热提取等各个过程中广泛存在。干热岩钻井过程中由于循环泥浆的使用,井筒围岩急剧冷却,力学性能劣化,造成井壁坍塌、失稳;人工热储建造过程中,高温花岗岩体经低温介质的急剧冷却作用产生热冲击破裂,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发生改变;长期地热提取过程中,储层岩体裂隙(循环通道)表面受低温水的冷却作用会有新的微裂纹产生,增大储层的渗流和换热能力,提高采热能
煤矿绿色开采中迎采动工作面留小煤柱掘巷可有效解决矿井采掘接替紧张局面,但迎采动掘巷受动压影响,巷道变形极其严重,而现有的围岩控制技术不能较好的解决此问题,这严重制约着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生产。迎采动工作面切顶卸压留小煤柱护巷技术,对解决这一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预裂爆破切顶方法可有效削弱采空区侧形成的悬臂岩梁及基本顶弧形关键块等传力结构的应力传递路径,并使矸石及时充填采空区对上覆顶板形成
己有研究表明,井下留设煤柱长期受覆岩影响,会发生蠕变变形,导致煤柱失稳,由于采空水的存在,使得煤柱内部形成孔隙水压,会进一步影响煤柱蠕变变形。目前为止,针对含水煤岩蠕变特性的试验,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建立的含水煤岩蠕变本构模型,可以准确的描述煤岩含水率对其蠕变特性的影响,这为不同孔隙率及孔隙水压条件下煤岩体蠕变特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以往成果主要针对煤体在温度、轴压与围岩影响下蠕变特性研究
沿空留巷技术在矿业工程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巷旁支护混凝土充填体因不能够与上覆岩层形成有效的协调让压等结构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高延性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和塑性变形能力等优点,可作为理想的沿空留巷巷旁支护充填材料。本文以C40普通混凝土配比为基础,选取矿物掺和料粉煤灰、韧性较高且有良好缓冲性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常用来提高混凝土延性的钢纤维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改性,并按照混凝土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