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感恩文化及其教化意义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lu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任何时候都要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具备感恩的德性。正是因为感恩文化的涉及面极广,在家庭、社会甚至是国家的范围都具有明显的地位。感恩德性的养成以及义务感、正义感的培育都相关于感恩文化。在反思感恩文化的教化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仍需要关注感恩德性养成的过程以及感恩德性本身。因为德性论是从好、善(至善)、高尚讨论人的品格如何是善,达到最为卓越的状态。对于个体而言,感恩是一种情感或者说是人出于感激的情感而回报恩情的德性以及德行。对于“公体”而言,感恩是一种文化。蒙古族感恩文化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与“好”的感恩德性相结合成为了一种民族伦理文化,需要我们去探寻其文化源头依据才得以让蒙古族感恩文化更加稳固;蒙古族历史文学文献和民间文学文献成为了蒙古族感恩文化强有力的文献依据。将感恩理解为人类的道德感以及德性品质时,需要进一步挖掘其内涵。蒙古人的感恩与其他道德感相关联。出于自律品质的良心是他们感恩德性的情感支撑。在道德生活的发展过程中,蒙古人的感恩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走向。分别为人对自然的感恩和人与人之间的感恩。而进一步论述的是蒙古人普遍所具有的感恩的内在执行力,即义务感。蒙古人具有强大的义务意识,这将是他们感恩德性的形成以及感恩行为实践的内在动力。感恩文化是蒙古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与教化意义。随着道德社会的进步,感恩文化愈加被重视,感恩文化的现代价值也越来越被认可。因此,论文从家庭生活、公共交往生活、公民政治生活等三种不同领域探讨了感恩文化的实践路径以及对人的教化意义。
其他文献
目前,在视觉中心主义的旨归下,乡村的媒介呈现深刻影响了人们对乡村形象的把握。质言之,乡村被把握为图像了。以乡村为背景的桃源叙事策略在乡村形象的媒介呈现中引领着差异化的创作潮流。纵观乡村短视频的桃源叙事,从时间维度看,通过对时间结构、时间使用和时间意涵三个维度进行时间修辞,找寻社会减速的可能性;从空间维度看,乡土被把握为整体的桃源景观,完成乡土背景与桃源意象的融合,实现从“家”到“乡”的社会空间的延
游戏课程化已然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幼儿园开始探寻自主游戏来有效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建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自主创造游戏,幼儿在操作建构材料过程中,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被激发出来,并主动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遇到的问题。若教师能及时结合建构游戏中的教育契机并提出高水平问题,对培养幼儿探索和学习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幼儿的建构游戏中,有些教师不擅长提出高水平问题,因此,为了在建构
商业综合体项目是现代常见的房地产项目形式,但这种项目体积庞大,需要巨大的成本,这样就产生了融资需求。同时,因为商业综合体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所以在现代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大量投资者都想投资此类项目,由此产生投资需求。这两项需求在现代商业综合体项目发展中逐渐被整合,最终形成了投融资需求。但投融资需求下的相关行为不能盲目,否则只会带来经济损伤。因此,文章对商业综合体项目投融资行为进行思考,
<正>迎政策红利,展望城市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从更高纬度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深入推动城市更新提升,优化城市功能品质,聚焦超大城市治理,加速推进城市管理“智”治体系建设,构建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不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战场,
期刊
期刊
湿邪是中医学范畴重要的外邪之一,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湿证愈加多见。由于机体不同部位的特点、功能不一,湿邪侵袭时的病机也不相一致,对其进行梳理,有利于临床诊疗。湿分内湿与外湿,本文拟以外湿由表入里的侵袭途径为线索,结合湿邪致病的特点,论述湿证在机体各部位致病的临床表现并比较其致病病机的异同。此外,本文还结合西医学的研究阐释湿证的致病机理,更好地为中西医融合、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和精准用药提供研究证据
面向车辆装备通信能力呈现出的信道多、频段宽、速度快应用要求与持续发展需求,结合车辆装备电子设备综合集成化要求,以及综合电子技术在软硬件通用化、平台化应用支撑能力方面的推进,通过分析车辆装备通信设备的运用以及集成形态,梳理典型特征,提出通信设备紧密与综合电子系统融合的一种体系结构,主要包含通用基带处理部分、数字交换部分以及宽频段功放部分,阐述了体系结构各层次的功能、关系及技术特点,并分析了该体系结构
期刊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幼小衔接教育能够帮助即将进入小学阶段的幼儿做好学习准备、交往准备、身心准备和生活准备,对他们之后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当前国家学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小衔接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的密切合作。家园共育能够解决幼小衔接教育面临的问题,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小学阶段所需的各项意识和行为习惯。这对促进幼儿身心全方面成长、完善幼小衔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北宋词坛上,秦观的成就颇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举其词"情韵兼胜",从表达上来说,情感真挚,语言优雅,意境深邃,比较能够迎合词体本色与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倾向。其词取得情韵意兼备美誉,被后世尊崇为婉约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