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生成时与周围环境场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NCEP/NCAR水平分辨率为1°×1°、逐6小时的分析资料,以及JTWC最佳TC路径资料,对2004~2010年5-9月北半球100°~180°E范围内,118例TC生成时刻周围系统辐散风的大小以及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作用系统的不同将TC分为7种类型,其中1)越赤道气流型;2)越赤道气流和副高相当型;3)越赤道气流强,副高弱型;4)副高型;这4种型最多,占总数的91.5%以上。其中越赤道气流强副高弱型TC位置偏南偏东,而越赤道气流和副高相当型与副高型TC位置偏北偏东。950hPa上以TC为中心,在新生TC闭合环流外500公里范围内,第1象限为副高的影响,在第1Ⅱ象限多为副高与陆地高压影响,第Ⅲ象限为越赤道气流影响,而在第1V象限多为越赤道气流影响,少数为副高影响。辐散风的区域平均在第1象限范围在0.6-1.6m·s-1,在第Ⅱ象限范围在0.6~0.9m·s-1,在第Ⅲ象限范围在0.4-4.1m·s-1,第Ⅳ象限为0.9-3.0m-s-1;区域平均越赤道气流辐散风的影响强度在1.8~4.3m·s-1,副高辐散风的影响强度在1.2-1.8m·s-1。200hPa上,辐散风的区域平均在第Ⅰ象限范围在2~3.2m·s-1,在第Ⅱ象限范围在1.1~3m·s-1,在第Ⅲ象限范围在0.4-4.8m·s-1,第Ⅳ象限为1.2-3.8m-s-1;TC辐散风的区域平均对副高的影响强度在2.1~3.8m·s-1,对越赤道气流的影响强度在3.4~5.7m·s-1。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高层TC辐散风对周围系统的作用比低层强1.5m·s-1左右;在第Ⅱ、Ⅳ象限高层辐散风平均比低层强1m·s-1左右,在第Ⅰ象限高层平均比低层强1.5m·s-1,而在第Ⅲ象限高、低层无较大差异。低层辐散风的U分量区域平均大小都在1m·s-1以下,V分量在不同类型中大小不同,最大达到3m·s-1以上;高层辐散风U分量区域平均大小在0.3-2m·s-1的范围内,V分量在0.1~4.6m·s-1的范围内。对0704号的控制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得出,去掉TC自身的作用后,周围环境风有所减弱,但仍然会在一段时间后生成新的TC,这也验证了周围系统对TC的生成有重要的作用,以及TC对周围系统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S矩阵元在复q2平面的解析性质计算出了点粒子间在发生深度非弹性散射时的散射色散关系式。运用光学定理,将色散关系式中散射振幅实部用虚部表示出来后,推导出了散射
背部变皱膜又称环形变皱膜(Circular ruffling),是富含F-肌动蛋白的环状质膜隆起物;是细胞在受到一系列生长因子包括表皮(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的刺激下,从细胞顶
麦角固醇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青霉素产生菌产黄青霉中,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的含量被认为是影响青霉素分泌的重要因素。本实验室首次从产黄青霉中鉴别了两个麦角固醇生
自从在蚕豆保卫细胞膜上发现存在离子通道以来,对植物细胞离子通道的认识迅速深入,已发现在植物细胞膜和内膜系统上存在K+通道、Ca2+通道、Cl-通道及苹果酸通道等多种离子通
花青素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属于黄酮类的次生代谢物。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特性,其在植物抵抗生物和非生物逆境以及人类延缓衰老、癌症治疗等健
细胞凋亡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基本生命现象,其在个体形态形成、形态改变、成体的恒常性的维持以及生物体的防御等方面发挥作用。本研究室的前期工作克隆了人类CXXC5基因,
摘要: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三种重要传染病的病原体。冠状病毒S蛋白、流感病毒HA和HIV-1Env蛋白有多重生物学功能,参与病毒的感染、粒子装配和致病过程
目前已知的手性氨基酸药物存在D型和L型两种,大多数情况下,人体只能吸收L型,D型氨基酸并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而市场上这类药物很多都以外消旋体形式存在,因此单一对映体手性药物的获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已知的对映体拆分材料有很多种,但大多能耗较高或难以实现。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的手性多孔超交联网状聚合物材料,通过一步Friedel-Crafts烷基化超交联反应,以无水Fe Cl_3为催化剂,无水1,2
随着数据获取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面临巨大挑战。那么如何从杂乱无章且具强干扰性的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潜在、新颖、正确、有利用价
基于压电智能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技术与方法是综合性的前沿学科,涉及到材料学、现代控制理论、力学、有限元分析、实验分析等各个领域,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