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目前,为追求高产普遍存在肥料投入量增加、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重要问题。传统肥料与施肥方式,肥料的利用率仅有28.2%,在盐渍化土壤中的利用率则更低。与此同时,河套灌区水资源日益紧缺,在指令性节水20%以上的要求下,农业生产面临水分与盐分双重胁迫的影响。为此,如何防治土壤盐渍化与提高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减轻对地下水的面源污染成为当下热点,开展控/缓释肥料的研究特别是针对盐渍化土壤的研究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的肥料高效利用为目标,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进行了节水条件下不同种类肥料(有机肥、尿素、控释肥和缓释肥)的高效利用研究。通过采用肥料和灌溉定额(常规灌水和节水灌溉)组合进行了小麦生理生态指标,土壤水分、盐分及硝态氮的动态变化影响及增产效应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有机肥在节水条件下(灌水定额为50m3/亩)的保水保肥效果较好,但在控盐方面却略低于常规灌水处理;控释肥和缓释肥在节水条件下均能体现较好的保水保肥功效,且其控盐效果较好;相比之下,尿素的保水保肥效果较差,土壤中的养分和盐分随水分波动较大,极易出现峰值,且生育期内处于积盐状态。(2)小麦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表现为前期以尿素处理较高,到中后期以控释肥和缓释肥处理较高,这为最终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纵观整个生育期内的Pn、Tr、 Gs及叶绿素分布变化发现,常规灌水及节水条件下分别以控释肥和缓释肥处理各指标表现最高,同时节水条件下的有机肥处理各指标也相对较高,这是由于其节水条件下较好的保水性能所致。(3)常规灌水条件下不同种类肥料的增产效应为:控释肥>缓释肥>尿素>有机肥,节水条件下则表现为缓释肥>控释肥>有机肥>尿素;有机肥处理产量为节水>常规灌水,增产2.98%,差异不显著;尿素处理产量为常规灌水>节水,增产15.80%,差异显著;控释肥处理产量为常规灌水>节水,增产9.63%,差异显著;缓释肥处理产量为常规灌水>节水,增产1.25%,差异不显著;(4)在常规灌水条件下,不同种类肥料的肥料效益及产投比均表现为:缓释肥>控释肥>尿素>有机肥,节水灌溉条件下表现为:缓释肥>控释肥>有机肥>尿素。通过以上指标的综合分析,本试验推荐最优灌水施肥模式为缓释肥配二铵基施,生育期内不进行追肥,缓释肥800.4kg/hm~2,二铵350.6kg/hm~2,相应灌溉定额为50m~3/亩,生育期内共灌溉3次,产量为8284.43kg/hm~2。相比传统灌水施肥方式,可增产1.68%,产投比提高19.5%,肥料效益提高31.52%,节水25%,作物耕层和剖面土壤EC均值较播前分别下降18.6%、16.4%。生育期内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均值分别提高0.52%、0.23%、14.22%,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生育期内均值分别提高6.93%、3.88%和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