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研究——一个区域经济关系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in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有关区域经济关系的基本概念体系和理论分析框架,为分析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提供比较系统科学的理论工具,并尝试用所建立的概念和理论工具分析中国的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是现实中普遍存在但现有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并不能对其予以充分解释的问题.同时,对处于现代化初级阶段且正在寻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中国来说,如何克服区域经济冲突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又是亟待解决的具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主题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和实践背景.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虽然是两种效应完全不同的区域经济行为,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发生与发展基础,即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与逻辑起点——区域利益;受区域利益的驱动,不同区域利益主体之间必然会为非任何区域都能获得的利益而展开角逐,这便是区域利益的外在化过程——区域经济竞争;在日益开放的社会,每个区域的利益实现都有赖于其它区域的支持与配合,在追逐区域利益过程中各区域通过相互依赖以求扬长避短、扬长补短,这便是区域利益的现实化过程——区域经济联系;区域利益的外在化与现实化过程在理论上的最佳期望是,既使各区域的利益最大程度地增进又使整体利益最大化,这便是区域经济关系的理想态——区域经济均衡;当区域利益的外在化与现实化过程远离区域经济均衡时,区域经济关系表现为各区域相互倾轧——区域经济冲突;而当区域利益的外在化与现实化过程趋近于区域经济均衡时,区域经济关系往往表现为各区域合理分工和相互支持——区域经济合作:这是从理论上考虑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问题的基本逻辑思路.另外,运用理论研究结论分析中国的现实问题时,遵循的是传统的“现状—原因—对策”思路.  根据基本思路,贯穿全文理论部分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在明确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但在分析影响区域经济关系的一些基本因素时,本文还大量采用了历史的、归纳的分析方法;由于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涉及多种因素,而已有的的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尚不能为这一主题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不拘泥于区域经济方法,而是广泛地借鉴和运用经济学、博弈论、社会学、国际关系理论等众多学科的理论成果与研究方法,幸运的是,相关学科的发展已为研究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问题积累了许多有益的分析工具与方法;区域经济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和其效应都十分复杂,有时单纯地作定性判断与推理难以得出明确的、说服力强的结论,因此,本文在运用定性分析方法的同时还较多地采用了定量分析方法,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都是如此.  三、主要内容和要点  本文在界定区域利益的基础上,逻辑地证明了以区域利益为动力的区域经济竞争与区域经济联系并不能顺理成章达成区域经济关系协调;在区域利益获得机制与规则不完善的情况下,一些基本的潜在原因会使区域利益外在化和现实化过程表现为偏离区域经济均衡的区域经济冲突;区域制度创新会增大区域获利机会,推动区域市场发育与区域经济组织创新,促使区域经济合作规范化.全文共9章,各章的主要内容与要点如下:  第1章绪论  第1章主要交待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综述已有的研究成果,确定全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并介绍全文的篇章结构和研究的重点问题.该章的主要结论是: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问题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但在区域经济学领域受到了忽视;中外学者在许多学科领域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西方区域经济学家在一般冲突分析、区域分工贸易与要素流动等方面的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学者对现实中存在的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所作的对策研究以及原则总结、经济学、和平科学、博弈论、行政学等在研究特定领域的冲突问题时所构建的概念体系以及研究方法,构成了本文研究的起点;由于区域利益是一切区域经济行为的动力基础,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应围绕区域利益与区域利益获得机制与规则展开。  第2章区域利益: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的基础  第2章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区域利益的内涵与外延,构建起全文分析的逻辑起点.本章的主要结论是:积极的利益观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区域利益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方式下,由在经济上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且构成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共同利益的彼此邻接的地区所组成的经济区的主体预先设定的或通过区域经济活动而实现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一定数量的客体对象。区域利益主体是个集合概念,包括企业(特指区域主导企业)、区域集团、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区域利益客体是特定区域内满足多种需要的构成利益载体的客观对象,具有区域影响整体性、区际联系性、动态性以及客观性和预期性并存等特征;区域经济活动是将区域利益客体主体化和将区域利益主体对象化的桥梁,是涉及多区域多主体的、以满足一定需求为目的的活动,会对相关区域产生影响.根据不同标准可对区域利益进行多种划分,其中,凡是与区域共同利益有直接关系的属区域高层次利益,而区域个别利益则处于较低层次.  第3章区域经济竞争:区域利益的外在化  本章主要分析不同区域利益主体间的几种主要竞争形式,展现区域利益外在化的过程,以初步证明区域利益外在化过程的潜在影响并非最优。由于区域企业竞争是最核心的区域利益角逐,本章重点分析企业竞争,同时还对区域间集团竞争、区域间地方政府竞争以及区域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竞争作了概要分析.  第4章区域经济联系:区域利益的现实化  本章主要是针对新古典区域经济理论中的固有缺陷,比较全面地讨论区域分工贸易、区域要素流动以及区域产业转移的各种潜在影响,从理论上证明一个简单的结论,即区域经济联系所产生的效应并非总是和谐合作的。  第5章区域经济均衡:区域经济关系的理想态  本章旨在在现有的均衡理论的基础上为区域经济关系构建一个理论上的理想状态,在研究区域经济均衡时,我突出考虑了不同区域间利益均势问题。  均衡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一般经济学中的均衡理论虽然忽视了空间问题,但为建立区域经济均衡理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区域经济学在研究均衡问题时建立了两种互相排斥的均衡理论:空间经济均衡理论和发展水平均衡理论.前者承袭的是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理论假设与现实差距较大,因而难以用其来分析区域经济关系,后者着眼于用政策改变区域利益格局,但将区域均衡理解得过于狭窄.  重构区域均衡理论需在假设与内容两个方面发展现有的理论.在区域利益主体是“利益人”、区域竞争的不完全性、制度是完善的、利益矛盾是可调和的、资源合理利用等假设基础上,我运用非线性规划方法构建一个在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用净社会支付表示)最大化的同时保证每个区域的净支付大于零且区际交易率能保证每个区域从区域分工中得利的区域经济均衡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到了区际供需平衡和社会利益最大化,而且考虑了利益在区间分配的均衡问题,因而更适于作为区域经济关系的参照系.  第6章区域经济冲突:区域利益矛盾的激化  本章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冲突的内涵与外延、基本潜在原因和逻辑前提,从理论上揭示区域经济冲突产生的原因.  区域经济冲突是在区域经济竞争与联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区域利益主体为追求区域利益而采取的有损于其它区域或整个社会的利益因而区域经济关系偏离理想的区域均衡态的利益争夺行为,其结果是冲突各方都陷入“囚徒困境”之中。描述区域经济冲突局势可用四个变量,即参与方、问题、有形背景以及冲突资源及其利用.依据这四个变量及其组合可划分出很多种区域冲突局势.  本章着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区域利益获得机制与规则是如何演化的以及在这一演化过程中区域经济合作是如何兴起与发展的,并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效应.  市场空间拓展过程一般可分为小范围市场、地方市场、区域市场、国内统一市场与国际市场五阶段。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分工与产业革命起推动作用,而分工与产业革命的基本动力来源于利益的增进。因此,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利益增进→分工与产业革命→市场空间拓展→新的利益增进……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  第8章中国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实证分析  本章主要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冲突的发生发展及其效应与原因.  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中国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但在90年代初以来由政府推进的区域经济合作走入了低潮,这表明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转化的过程已经开始.区域经济合作对增进区域利益、促进制度变迁等方面都产生了良好的效应.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与激烈的区域经济冲突共生现象有着多种复杂原因.其中,区域经济利益获得机制与规则不完善是根本原因,第6章所讨论的四个基本因素是重要原因.  第9章中国区域经济关系演变前景  本章着重分析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关系的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区域经济关系的演变前景作一基本判断,并提出粗略的对策框架.  在国际方面,全球新的产业革命与制度创新将对即将加入WT O的中国带来很大的压力,在这种外来压力下,中国内部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制度创新与区域发展格局不得不作相应调整;在国内方面,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区域产业布局的大调整会对协调区域经济关系产生巨大推动力.在这种外有压力内有推力的情况下,冲国区域经济关系有朝协调化方向发展的基础。但争取这种前景需要付出努力,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进一步完善财税与价格制度是协调中国区域经济关系的基本要求.
其他文献
该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基本概念.论述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风险测度、风险管理的含义和金融衍生工具所涉及的风险种类.2.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风险的测度.主要对风险值法进行
2016年7月4日,合肥市举行《智慧合肥建设“十三五”规划纲要》专家评审会,纲要的初稿也随之出炉.合肥计划用5年的时间,在基础设施、政务商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推广
该文首先从中国财政支出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现阶段支出结构及各支出项目的发展变化.在介绍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出状况的同时,比较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
影响和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阶段、体制条件、技术进步状况和对外开放度.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变量是综合要素生产
证券市场作为一种市场化资源配置优化的方法,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转型发展中用作资本筹集、直接融资和优化资本配置。任何证券交易的构建和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结构性工作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财务分析的历史和现状,财务分析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入手,尝试构建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系统.它是由财务预测分析、财务决策分、财务实绩分析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放、管、服”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畅通服务渠道,构建新型“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今年吉林省重点建设政务服务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针对网上众多图书购物网站不提供面向同类网站的集成搜索和价格比较的问题,基于Deep Web技术实现了一个面向图书领域的图书搜索引擎系统.给出了系统实现的具体框架,探讨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