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保家庭住房救助的思考——建立住房个人账户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u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权是人类基本生存权之一,在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后,对我国大部分居民来说住房难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对城市低保家庭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鉴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必然要进行相应的干预以保障居民的住房权。我国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了相应的住房救助配套政策,解决了基本的居住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首先阐述了住房救助的必要性及意义,然后对我国的住房救助制度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其中的救助方式,我国的住房救助政策中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方式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租金核减为辅,但是三种方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比如资金问题、体制问题、机制问题、社会问题等等,重点是要说明这种救助方式对低保家庭并无激励作用,缺乏发展的理念。本文着重介绍西方国家一个正在普遍发展的以资产为主的社会政策,传统的西方扶贫项目主要是以增加穷人收入为核心的,但是西方国家的社会政策现在已经开始转向致力于帮助穷人积累财富而使个人、家庭以及社区得以发展的系统。本文对资产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强调了资产建设对于穷人的意义,肯定了穷人建立资产的可能性,概括了美国以及世界各地以资产为基础的理论、研究以及社会政策,其中详细介绍了一种包容性的以资产为基础的社会政策手段——“个人发展账户”。“个人发展账户”是主要面向低收入家庭的,是一种以资产建设为基础的扶贫方式,这一扶贫途径以人的发展为根本,重点在于降低贫困家庭所面临的风险及其自身的脆弱性,增强他们参与经济并从不断增多的经济机会中得益的能力。本文还对“美国之梦”示范工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将“美国之梦”示范工程的运行系统作为操作模式,将其运行结果作为支持理论,并介绍了“台北市家庭发展账户”和英国的“住房股权计划”等国际经验。在分析了我国低保家庭对住房的需求后,针对我国在住房救助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将“个人发展账户”这个社会政策的新概念与住房救助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低保家庭住房个人账户的初步设想,并进行了相关的具体设计。最后针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整体发展提出建议,当一项政策的潜能被挖掘到相当程度时,可能就要考虑其未来发展的走势,也有可能要适时地向其他更加合适的方向转型,在低保制度运行了十多个年头的今天,通过建立我国低保家庭住房个人账户,以资产为基础的社会政策在中国的运用,引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自助”理念带动整体的转型——激发救助对象潜能、最终实现自我发展的“助人自助”。
其他文献
期刊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待开发地区,其比较优势是土地、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劣势是人才欠缺,尤其是科技人才欠缺。我国区域科技能力和水平的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差距更
医疗保险是我国的一项惠民政策,可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的安全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分析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审核环节中,所存在的几点问题.然后结合工作经验,提出
三维仿真技术能够帮助汽车营维修专业的同学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也是对于教学方式的一种重大突破.利用三维仿真技术,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触到实际汽车维修操作过程.文章首先论述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在这种形势下建筑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而传统文化作为现代建筑设计的文化根基,将古典元素的魅力,与现代的审美巧妙地融
期刊
半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现象,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和地方发展力量的双重作用下,由于城市规模扩大和乡镇非农产业发展,在城市郊区和非农产业发达的农村地区,非农人口比重急
现代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应坚决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服务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平台呢?    一、教师应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时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因此,课堂40分钟的支配者应该是学生。  1﹒教师应做到“二少”:少讲一点,少说一点。  课堂教学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它是一种学习活动,活
农地使用权流转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撂荒、闲置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
和谐的生态课堂应该是健康向上的,课堂环境得以优化,人际关系和谐,教学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主动、善于合作,师生身心健康。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是动态生成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的。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尊重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与感悟,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有效  的、最充分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具体实践中,科学有效地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呢?    一、优化课堂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