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胸痹患者冠脉造影结果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型的相关性,为提高本病临床辨治水平提供新的依据。方法(1)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住院并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资料完整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进行中医症状及舌脉观察,并依据《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记录病人的一般状况(包括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等)。(2)采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在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48小时内,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实验室和理化检查,完成病例观察表。(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冠心病危险因素:性别在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组间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在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在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组间有统计学意义。(2)冠心病证候分布:冠心病中医证候以血瘀证(95%)和气虚证(88%)最为多见,其次是痰浊证(75%)、阴虚证(35%)、气滞证(2.4%)和寒凝证较少(1.6%)。经卡方检验,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阴虚证在两组中有统计学差异。(3)冠心病证候组合特点:冠心病中医证候组合以三证组合最为多见(41%),其次为两证组合(29%)和四证组合(28%),冠心病证候组合的变化规律为:以气虚血瘀为基本中医证候组合结论(1)气虚血瘀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2)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阴虚证是冠心病发病的证候因素,出现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阴虚证者更易于患冠心病。(3)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阴虚证与冠脉病变程度有明显差异。气虚血瘀证倾向于多支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