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益精神是公益主体从关怀和利他意识出发,对人类社会发展共同关注的问题、社会特殊群体的关怀和扶助所进行的实践过程中展现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体现了人在超越个体私利之上的理性精神升华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社会分配过程中的诸多复杂因素使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突出。公共领域因为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出现市场失灵,社会保障因制度不完善对此难以进行弥补。思想道德领域中原有的道德体系逐渐瓦解,新的思想道德体系尚未形成,又缺乏完备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导致了社会转型过程中公共领域各种不和谐的现象产生,如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社会弱势群体增加、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矛盾凸显等。在此背景下,公益活动作为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方式为当前减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公益精神的培育,有助于人们形成公益理性的价值观,正确对待公利与私利之间的冲突;有助于人们建构理性的生活态度,合理运用公共资源;有助于人们塑造无私奉献的精神,关怀和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努力改善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改革发展。本论文研究从公益现象的历史考察和公益精神的概念界定出发,通过梳理中外学者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益思想,为当代中国公益精神培育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当代中国公益精神现状的调查研究,剖析当前公益精神缺失的原因及其影响,为公益精神的培育提供实证支持;在理论剖析和实证调研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当前我国培育公益精神的可行路径。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由五章组成。导论阐述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背景及意义。从理论背景、现实背景出发,阐释当代中国公益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公益精神的培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实现公平正义、实现人类发展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二是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掌握当前公益精神的研究动态;三是概括研究主要内容和重难点;四是设计整篇论文的总体思路和方法。五是阐述主要创新之处和反思不足的地方。第一章以公益的词源考察为起点,界定公益精神的相关概念和公益精神主体。从中国传统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的儒释道公益思想、西方公益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公益思想中,找出当代中国公益精神产生的思想渊源,为培育提供借鉴资源,奠定下文写作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考察当代中国公益精神的内涵、特征及价值体现。当代中国公益精神的内涵主要包含超越私利的利他精神、扶助弱势的友爱精神、热心公益的责任意识、注重行动的实践精神;体现助人自助的互惠性、人格平等的责任性和理性主导的自觉性的特征。展现了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进步和谐的时代价值。第三章对当前我国公益精神的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调查当前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公共意识、公益认知、公益责任的表现。概括总结当前中国公益精神中比较积极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后果,并分析公益精神缺失的原因所在。第四章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转型为公益精神培育提供的现实基础。主要研究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转型为当代中国公益精神的培育提供了现代公益精神形成所必须的人的主体地位、权利与义务和自由与平等的思想和公益理性价值观;政治体制的改革为现代公益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优化了原有累赘的管理体制,形成了多渠道的公益参与渠道;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其他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形成的先进文化为现代公益精神的培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第五章针对上一章中调查的结果分析,在前四章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公益精神培育的载体和培育原则,提出有效的公益精神培育途径。公益精神的培育需建立在公益活动的具体实践之中,因此本文针对当代中国公益活动的具体实践把公益精神的培育载体分为管理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在坚持主体性、针对性、层次性和整合性原则相互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公益文化建设、重视公益教育、完善公益管理机制、培育专业公益人才、创新公益模式的途径,培育当代中国公益精神。结语部分是对本文主要内容总结、反思和未来研究的展望。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转型和发展,当代中国公益精神的现状难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本文期望在考察公益发展的历史上,对当代中国公益精神培育提出可行性的建构措施,促进公益精神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为推进中国公益大众化做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