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与青藏高原近地面边界层湍流参数研究

来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zdd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分析了北冰洋地区浮冰—大气、海洋—大气间物质能量交换的差异,同时,使用简单生物圈模式(SiB2)模拟了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植被—大气、土壤—大气间物质能量的交换过程。最后还对与高原下垫面能量循环密切相关的土壤热力参数进行了定量化计算。本文目的在于对不同下垫面—大气之间的能量物质交换过程有更进一步的比较和认识,从而为准确进行不同区域边界层大气参数化研究有所帮助。 第一章利用中国首次北极考察队于1999年8月19日~24日在北冰洋浮冰区获得的大气廓线和辐射等资料,依据相似理论,对比分析了北冰洋无冰海面和冰面上热平衡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面—大气、冰面—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的边界层物理过程差异十分明显。冰面吸收的净辐射仅为海面的6%左右,主要消耗于感热输送和冰面融化过程,不足部分由水汽在冰面上凝结释放的潜热和冰中的热通量来补充。海面吸收的净辐射主要消耗于潜热输送过程,占净辐射的50%,其余热量传向水体深层和用于感热输送,分别占净辐射的26%和24%。由此可见,在北冰洋夏季,无冰海面有大量的水汽向大气输送,这对研究北冰洋地区大气边界层的季节变化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最后通过试验,给出了北冰洋地区辐射的参数化方案。 第二章利用GAME/Tibet试验期间获得的安多观测站9月1日~9月16日、MS3637观测站7月1日~7月11日自动站气象资料和土壤水文资料以及TIPEX试验期间获得的昌都观测站5月18日~7月1日边界层观测资料,使用简单生物圈模式(SiB2)对高原下垫面植被—大气、土壤—大气之间物质能量交换的差异进行了计算比较。同时,将模拟的能量平衡结果与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植被存在的下垫面上,感热向大气的输送主要来自于植被表面;同时,潜热向大气的输送相当一部分来自植被的蒸腾作用。三个站的模拟结果与实况相比,感热始终存在明显的高估现象,这是由模式对这一过程的参数化尚不完善造成的,最后给出了解释。土壤含水量对潜热的模拟结果影响很大,今后需要在区域边界层试验中加强这一方面的观测与研究工作。 第三章首先用Laplace变换推导了土壤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解和包含热对流项的土壤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解。在1998年9月4日到10日GAME/Tibet在青藏高原8个土壤湿度、温度廓线观测站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由谐波法和Laplace变换法得到的土壤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解计算了这些站的总体土壤热扩散率;用包含热对流项的土壤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解计算了土壤热扩散率。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0.04米到0.20米深度的土壤内部,总体土壤热扩散率介于0.30-0.98×10-6m~2s-1之间,土壤热扩散率的值介于0.15-0.72×10-6m~2s-1。由谐波法(HM)得到的总体土壤热扩散率比由Laplace变换得到的值稍大。
其他文献
利用北京地区高时空分辨率的地面自动站资料、微波辐射计资料、风廓线数据、多普勒雷达数据、卫星云图和TBB资料、3小时一次的原始报文数据以及6小时一次的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北京地区2006年7月31日(第一场暴雨)和8月1日(第二场暴雨)接连下的两场暴雨进行细致的观测对比分析。(1)分析表明:500hPa西来河套槽东移过程中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即加深的槽和切断为低压槽,分别是北京7月31日和8月1
强对流天气的准确预报一直以来是预报中的难题。本论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与非常规观测资料对2007年7月31日和8月1日两次典型降水个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雷达资料为主,应用雷达变分分析系统(VDRAS),重点对两次过程的边界层三维风场和温度场特征,以及低层东风对边界层辐合线形成的作用等进行对比分析和初步的探讨,旨在进一步揭示北京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为今后开展对流天气的更深入研究和解决业务预报中的难题,
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特别北京作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其大气环境质量更令世人瞩目,尽管北京已通过集中整治空气质量已有了长足的改善。但仍有不少大气污染问题有待解决。其中除了细粒子污染问题,光化学烟雾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境问题,为此本文针对夏季O3污染以及十三陵地区高O3浓度两个问题进行了观测研究。2001年9月7日~17日在北京城区舞蹈学院楼顶和十三陵地区昭陵进行了一次以O3
学位
本文利用耦合了CAMS详细云分辨方案的中尺度暴雨云分辨模式MM5v3,采用T106资料作为初始背景场,结合GMS-5红外云图、地面雨量和雷达资料等实测资料,利用高分辨率套网格方案和适当的物理过程,对2002年7月22日08时~23日08时的一次梅雨锋云系强降水过程进行模拟与实测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梅雨锋云系微物理特征,并进行人工引晶催化模拟试验,探索人工调控区域雨量的可行性。分析实测的红
青藏高原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和气候、亚洲季风、乃至全球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都有重要影响,而高原大气边界层作为连接高原独特下垫面和自由大气的桥梁,在上述影响过程中扮演了重要作用。高原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的匮乏严重制约着青藏高原天气与气候研究。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于2003年在高原中部那曲地区安装了日本三菱公司的WPR1300型风廓线仪,并于2004年4-9月进行了连续的大气边界层结构探测。风廓线仪
对流过程的动力和热力中尺度结构对进一步了解对流过程形成机理的有重要意义,而双多普勒雷达是研究和反演动力和热力过程三维结构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更准确地得到高空间分辨率的中小尺度降水系统的结构,对云和降水中尺度物理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利用新疆相距29km的两个C波段乌鲁木齐和五家渠新一代天气雷达,在雷达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分析了雷达资料插值和径向速度误差对风场反演的影响,详细研究了2004年8月7日
SPA1是拟南芥光形态建成反应的三个主要负向调节因子之一,SPA1的过量表达导致极强烈的黄化反应。光敏色素phyB主要促进红光和蓝光下的光形态建成,是抑制植物避荫性反应的主要光受体。以往的研究发现,在远红光下phyB能够拮抗phyA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但是对该拮抗机理的研究少见报道。本研究借助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等手段,对SPA1调节phyB介导的远红光反应和避荫性反应的机理,进行了较为细
北京经常受到从西部和北部山地移入雷暴的影响,在复杂的地形和下垫面环境下,雷暴从北京西部或北部山区向城区平原地区移动时,是增强还是减弱一直是制约北京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的难点问题。因此,从科学上认识这类雷暴下山的演变规律和特征,揭示大气热动力相互作用对其影响的机制,对提高雷暴的临近预警准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目前,针对北京地区雷暴下山增强的机制,已经开展了一些个例研究,但是针对下山增强雷暴的大尺
应用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单向嵌套NASA/NCAR全球环流模式FvGCM的输出结果,对东亚和中国地区进行了在实际温室气体浓度下当代1961~1990年和在IPCC A2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1世纪末期2071~2100年各30年时间长度,水平分辨率为20 km的模拟。在此基础上,首先使用国际通用的关于极端事件指标的定义(Frich et al., 2002),对照Xie(2007)的
本文利用MM5中尺度模式和三维Monte-Carlo辐射传输模式,研究了中国陆地上暴雨系统的微物理结构,以及在特定的频率上(85.5、37.0和19.35GHz)对流性降水系统的地面降水强度、云中各微物理含量与上行微波辐射亮温之间的关系。同时将MM5模拟地面降水情况与实况作对比,将其模拟的的云廓线与热带测雨卫星(TRMM)反演的云廓线进行了初步的比较。 MM5模式模拟出了中国陆地上一次中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