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神经网络的化工过程软测量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BBQ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品质量控制是工业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大量实际生产过程中质量指标往往很难在线得到,这给过程的在线监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同时导致难以实现过程的在线控制和优化操作。本文以某工厂的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装置为例,重点研究工业过程中的软测量和优化技术。HDPE是由乙烯单体共聚生成的热塑性聚烯烃,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但是国内HDPE生产技术与国外领先的技术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国内聚乙烯生产企业急需利用先进的过程软测量和控制优化技术来指导实际工业过程的生产操作。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软测量技术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的建模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并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软测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其次,本文先对过程神经网络(Process Neural Network,PNN)的输出误差函数进行了改进,进而提出了基于改进后的PNN的软测量建模方法。首先采用移动窗口技术来确定包含过程稳态运行大部分信息的时间序列,利用PCA算法的Q统计量表征数据间的相关性,由此确定移动窗口的长度;然后利用改进后的PNN建立对象的软测量模型并对主导变量进行连续的预测;最后实际应用时对软仪表进行在线校正以实现对于工业过程的连续高精度预测。再次,从聚合反应的机理分析入手,选取软测量的辅助变量,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数据预处理工作。然后利用本文所提出的基于PNN的软测量建模方法建立HDPE的熔融指数(Melt Index, MI)的软测量模型,并与传统的动力学软测量模型和BP软测量模型的性能进行比较。针对HDPE的仿真研究证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PNN的软测量建模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很好的跟踪性能,同时该方法具有的自适应特性保证了其在线应用的可靠性。最后,在建立聚合物MI软测量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先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聚合反应过程的操作,寻求过程的最优操作点,给工业的优化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这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节约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由于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在电力系统中增加了大量能够从电网中吸收非正弦电流的非线性负载,这些非线性电力负载必然危及到电力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造成系统电能质量严重恶化
近景摄影测量和机器视觉,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用途,尤其适于重要工程的变形与自动生产线的监测,弹体运动轨迹、飞行器风洞试验等不可接触物体的量测等。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简称ERT)作为电学成像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以其快速,无扰动,无辐射,性价比高等优点,现已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并
夹持器是机器人在抓取物体时的末端执行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夹持器系统涉及传感器信号融合、处理、机构设计、计算机控制等多学科知识。而夹持力作为机器人与被
我国一些中小型水电站运行时间较长,并且设备技术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换代,使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何使用较低的花费更换这些中小型水电站的陈旧设备,发挥其内在潜力,成为了人们关心的问题。针对目前中小型水电站普遍采用机械式水轮机调速器,本文提出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中小型水电站水轮机的控制系统研究方案,能完成对水轮机的控制和水文的监测。对水轮机控制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将系统装置分为上游流量采集装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内外许多外科研机构与学者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领域当中的努力研究,开辟了一个光纤光栅传感的新纪元。在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中,需要对各种流体的流量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生命周期受电能制约,传感器节点一般采用电池供电,电池容量非常有限,且难以或不便更换,能量问题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最关键性问题。近年
为了提高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风储系统合成出力应该能够跟踪电网负荷波动规律,克服风电出力相对负荷波动过大及其反调峰特性,并网风电一定程度上起到“削峰填谷”作用,对系统运行更加友好。同时考虑到经济性,在确保一定的安全冗余度下,应使储能系统容量最小。风电场并网运行是实现风能大规模利用的有效方式,针对风电场风速具有不可控和不可预期性的特点,提出基于小波理论的功率平滑方法,采用小波理论中的多分辨分析法对风电
离网型光伏逆变器是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组件,其工作效率是影响光伏发电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功率主电路的拓扑结构、辅助电路及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视频监控技术得到了不断革新,智能化已成为视频监控的必然趋势,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认可。近年来,智能视频监控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