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酸奶的制备、营养成分及品质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enboss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关注的增加,酸奶因富含蛋白质、乳酸菌等作为一种健康食品而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但是中国人口众多,而奶源不足导致目前我国的奶制品需要大量进口,植物蛋白替代牛奶蛋白成为了一种趋势。近年来,“双蛋白工程”成为热点,双蛋白产品提供了更加丰富平衡的营养。大豆蛋白是目前市场主要使用的一种替代蛋白,和大豆蛋白相比,花生蛋白由于低胆固醇、低抗性因子等特点,以及含有特殊的香味,花生酸奶的研制成为一种可能。本文采用脱脂花生蛋白和牛奶蛋白为基料,经乳酸菌发酵,研制出一款新型发酵酸奶,并对其进行基本营养成分和理化性质分析。本文选用了风味浓郁的、产自四川宜宾的小粒花生(本文中简称“小花生”)和颗粒较大的山东鲁花大粒花生(简称“大花生”),分析比较了两种花生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总糖、氨基酸、挥发性物质、多肽物质);开展花生酸奶制备技术研究,探究蛋白比例、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菌粉添加量对酸奶发酵过程中pH和酸度及酸奶成品质构特性的影响并进行正交优化,并筛选出制备花生酸奶适宜的稳定剂;采用最适的酸奶工艺优化条件,用两种花生制备酸奶,对其营养成分做了探讨,并和市售酸奶做对比。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两种花生基本营养成分蛋白和脂肪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大花生蛋白含量低于小花生,脂肪含量高于小花生;总糖含量小花生略高于大花生;氨基酸总含量小花生高于大花生,其中大花生脯氨酸显著高于小花生(p<0.05);挥发性物质和多肽物质小花生含量更加丰富,花生香气的特征物质吡嗪类物质显著高于大花生(p<0.05)。(2)对花生酸奶采用正交优化试验,得到花生酸奶的最适发酵条件为:花生蛋白和牛奶蛋白比例为1:2,糖添加量6%,菌粉接种量2%,发酵温度42℃,时间10h,0.02%魔芋粉和0.1%可溶性大豆多糖1:1复配。该工艺下制备的花生酸奶呈乳白色,有光泽,无乳清析出,凝乳均匀,酸甜适中,有酸奶风味及花生香气。(3)对两种花生酸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与市售酸奶(MY)比较,发现小花生酸奶(SPY)和大花生酸奶(BPY)的蛋白含量、乳酸菌活力微高于MY,而乳糖含量(SPY:1.18g/100g,BPY:1.13g/100g)、脂肪含量(SPY:0.50g/100g,BPY:0.51g/100g)均低于MY(3.8g/100g,2.8g/100g),表明基本营养成分花生酸奶要优于MY。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花生酸奶和MY进行分析,酯类、内酯类等挥发性物质含量显著低于市售酸奶(p<0.05),花生特征香气物质增加。电泳谱带花生酸奶数量多于MY,即花生酸奶的多肽物质种类多于MY。两种花生酸奶之间进行比较:基本营养成分两者无显著差异,氨基酸总含量小花生酸奶(SPY)高于大花生酸奶(BPY),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和赖氨酸含量SPY高于BPY;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SPY显著高于BPY(p<0.05);多肽物质种类两种花生酸奶无显著差异,根据条带深浅判断SPY优于BPY;且两种花生酸奶经花生过敏源测试卡测试皆无过敏反应。从经济、口感、营养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小花生发酵花生酸奶更优。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公路建设不断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对路桥的过渡段的施工技术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路桥施工技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是针对现存的问题进
高职院校单招生具有生源的多样性和自身素质的特殊性,当前学校的教育管理方法并不完全适应单独招生的学生.为此,在教育管理中应搞好顶层设计,健全教育管理体系;尊重学生个体,
换热设备的防垢除垢是化工生产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超声波防除垢措施是近年来推广起来的新型技术,该技术应用领域广、经济性好,因而拥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基于管壳式换热
农村中学教学水平偏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加强中高衔接是走出困境的一条途径:可以缓解生源不平衡现象,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
目前,城市交通系统趋于地下化发展,地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区间联络通道在地铁工程防灾、排水、联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地铁
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大家族。他是中国的文坛巨匠。巴金深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对封建主义势力,封建主义思想深痛恶绝,而其作品内容朴实,情感
根据衡阳的现状,对缺乏稻米品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大米市场树立品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四齐、主攻重点、加强管理、健全渠道、确保质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树立稻米品牌的
以^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合并8413F1,育成早熟、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合丰36号,一般产量2250-3000kg/hm^2,增产幅度为10.1-12.7%,结果表明,杂交和辐射结合是成功有铲的大豆育种方法。
目的探讨飞行员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临床特点并对116名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的飞行员进行3个月的健康教育,以评价其效果。方法通过对参加年度大体检的116名ALT升高的飞行员进行
报道了赤霉灵在不同地区和小麦不同时期施用的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灵在不同地区的防病增产效果一致好于多菌灵,生态适应性比多菌灵强;有效施药时期明显长于多菌灵,是适合南方上麦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