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颗粒沥青路面结构及破冰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al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季降雪使许多公路与城市道路出现严重的积雪结冰问题,路面结冰不仅影响行车安全,同时也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给我国道路安全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橡胶颗粒沥青路面具有高弹性,在外界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产生集中应力来破除表面冰雪,从而很好的改善了道路路面积雪结冰的情况并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橡胶颗粒混合料的破坏机理,除冰雪能力以及适用于橡胶颗粒混合料的除冰路面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尚且不足,本论文对以上几方面有针对性的展开分析研究。(1)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本论文针对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提出了优化后的主骨料嵌挤的时体积设计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发现随着橡胶颗粒掺量从0%到3%的增加,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都在不断提升,但是水稳定性和抗飞散性却在不断下降,但是仍然满足规范的使用要求。(2)基于离散元法的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细观分析。建立混合料的离散元模型,从细观出发,计算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在外界荷载作用下力学与变形特点,从细观的角度去寻找橡胶颗粒沥青路表面易发生破散的根本原因。研究发现,在外界荷载作用下,连续级配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承载力要弱于间断级配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但是变形却要大于间断型级配。另外也利用离散元模型从混合料内部将橡胶颗粒沥青路面的破坏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车轮的交替荷载作用下橡胶颗粒的变形使得石料间位置发生较大错动,在橡胶颗粒周围形成薄弱的接触界面,原有混合料的骨架结构发生改变。橡胶颗粒周围的石料与沥青的粘附力下降最终发生剥落现象。(3)橡胶颗粒沥青除冰路面结构研究。本论文对橡胶颗粒沥青路面的结构层进行研究分析后确定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沥青路面结构,并建立路面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冰层在不同路面结构下的力学荷载响应。研究发现在橡胶颗粒-16作为上面层,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作为中面层,AC-25粗粒式沥青混泥土作下面层,水泥稳定碎石作基层,水泥稳定砂砾作底基层这种沥青路面结构下冰层受到的等效应力最大,除冰性能最好。(4)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破冰能力和效果研究。分别成型橡胶颗粒掺量0%,1%,2%,3%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在室内破冰试验仪器作用下测试试件表面在不同温度和碾压次数条件下的摆值(BPN)。采用BPN加权平均回升量与BPN平均回升率指标去定量描述混合料的破冰能力,发现随着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其破冰能力也在增强,当掺量在3%时破冰效果最好。另外随着温度的下降其破冰的能力也在下降,当温度下降到-8℃时将失去破冰能力。
其他文献
<正> 发展旱地地膜玉米生产是干旱山区群众解决温饱、各级政府扶贫攻坚的重要措施。旱地地膜玉米挖窝埋肥撮状栽培,以其可集中施肥、集中灌水、水肥利用率高,宜于管理等特点
背景:镁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性等,有望在引导骨再生技术中作为引导骨再生膜应用于临床。目的:分析可降解高纯镁膜的体外腐蚀规律及体内生物安全
为解决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矿目前使用的突出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与矿井实际突出危险性不一致的问题,通过突出模拟实验,研究煤体突出与瓦斯含量P和瓦斯压力W的关系,通过对实验数
基于阳煤一矿8303大采高工作面仰斜条件下开采实践,采用相似模拟、力学解析、现场观测等手段,从煤壁片帮、顶板漏顶等角度对大采高仰采冒顶机理与围岩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认
一、简介法国特大灯笼果属蔷薇科小灌木水果。株高1.5~1.8米,枝干有刺,春季5月中下旬开花结果,自花授粉,繁殖方式分有性和无性,无需嫁接。单果重达150克。10月下旬至11月中下
背景: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中,修复因素与咬合因素影响着植体内部结构及植体-骨界面处应力的分布,植体内部结构及植体-骨界面处应力分布是否平衡决定着种植体的长期寿命与周围
【正】前些年,有的《红楼梦》评论者十分肯定地认为,曹雪芹写《红楼梦》的“主观愿望”是为了“补天”,即“改善封建社会”。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不能同意。到底曹
1974年,为改变土地贫瘠的现状,长江村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平整、新村规划和土壤改造工程,按照“村庄不让、河道不让、桥梁不让”的原则,对全村的农田、房屋、河道、水渠进行统一规
矿井提升设备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关系着煤矿的安全生产。以葛铺煤矿建设项目为背景,根据矿井生产需求,对该矿副井提升系统进行选型计算。经过对钢丝绳、提升机、电动机
背景: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黏合剂(504医用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等,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粘接剂,但其在口腔领域手术切口闭合中的应用少有报道。目的:探讨α-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