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基于其众多的生态功能而被形象地喻为“地球之肾”。城市湿地,作为湿地的一大类型,和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在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资源的同时,还伴随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和景观功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各项建设和发展给城市湿地带来了一些“灾难”,如何更好地保护城市湿地,发挥城市湿地的综合效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基于城市湿地所处的特殊环境,它并不适合以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形式进行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湿地公园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湿地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一难题,被认为是城市湿地保护的一种较好的模式。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湿地公园的健康发展,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展开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过解读湿地,对湿地,特别是城市湿地的定义、类型、特征和功能等进行了阐述;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类型,以及其建设的功能和意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对城市湿地公园有个全方位的认识;通过对国内外一些城市湿地公园的介绍和分析,归纳了一些成功经验,并指出当前国内城市湿地公园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恢复理论、环境承载力理论、游憩学理论和社区理论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在规划过程中应当综合运用调查法、人均指标法、景观生态敏感度分析法等一些具体的方法,此外还对公园规划的目标和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结合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规划实例,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展开了研究;论文在结尾部分,对今后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通过本文研究,对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进行阶段性总结,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进行了初步探索,这些将对今后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