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养分再吸收、养分积累与分配格局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zhixiangxiaza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落叶松(Larix spp.)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用材树种,东北地区(包括辽吉黑内蒙东部)落叶松人工林总面积达到2.61×106ha。多数落叶松人工林是为满足木材生产的需要将次生林清除后造林而形成。然而,与毗邻次生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40年左右)土壤养分显著下降。此外,落叶松人工林在经营与收获过程中,大量养分元素输出系统,使土壤养分状况进一步恶化,从而降低了落叶松人工林的现实生产力,最终影响其长期生产力;而养分再吸收可对土壤养分状况变化做出一定响应,通过减少植物对土壤养分供应的依赖,最大程度的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本研究以辽东地区不同林龄(10、21、34、55年)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首先,探究落叶松人工林养分再吸收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响应机制;其次,分析个体-林分尺度落叶松人工林各器官养分积累与分配格局;最后,通过落叶松人工林树干解析,分析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和规律,确定东北区域落叶松人工林养分积累与分配格局现状;基于此,提出更加合理的落叶松人工林经营管理措施,以兼顾落叶松人工林的生产和生态功能和维持其长期生产力,为最终实现该林种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  (1)养分再吸收:氮再吸收率(NRE)和磷再吸收率(PRE)均与林龄呈显著正相关,表明随林龄增加,落叶松显著提高叶片氮(N)和磷(P)的再吸收效率。成熟叶、凋落叶N∶P以及PRE∶NRE均与林龄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中趋向于受P限制;即10、21年生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相对受N限制,而34、55年生生长相对受P限制。随着林龄增加造成落叶松人工林P限制的原因可能包括:养分再吸收、土壤pH和生物量P积累。  以上结果表明,为了改善和平衡土壤养分状况,在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发育不同阶段,林业管理者应考虑适应性施肥管理,或者引入固氮植物等经营措施。  (2)个体尺度养分积累与分配格局:10年(4725trees ha-1)、21年(1967trees ha-1)、34年(1292trees ha-1)、55年(500trees ha-1)生落叶松个体养分(氮、磷、钾、钙、镁、铁、锰、铜、锌)积累量分别为:173.6、1197.3、1878.1、4230.7g tree-1。10年生落叶松个体树干、树枝、树皮、树叶和树根养分分配格局分别为:19.8、53.7、17.1、60.9、22.1g tree-1;21年生分别为:368.6、323.7、157.5、148.2、199.3g tree-1;34年生分别为:772.2、256.2、279.1、127.2、443.4g tree-1;55年生分别为:2415.6、269.6、583.1、236.8、815.6g tree-1。上述结果说明,除树干、树根外,树枝和树叶养分积累量在低年龄(10、21年生)落叶松个体中所占比例较高,而树皮养分积累量在高年龄(34、55年生)个体中所占比例较高。此外,10月份(针叶凋落旺期)每采伐一棵落叶松比8月份(生长旺季)多输出19.62~101.16g N和1.75~6.47g P。  以上结果表明,无论是低年龄间伐还是高年龄主伐,均推荐将树皮、树枝、树叶和树根留在林地,此时,分别减少89%、69%、59%、44%养分元素输出量。低年龄间伐时,树皮生物量较少,此时,建议主要将树枝(主要减少输出钙、镁、铁、锰、铜、锌)和树叶(主要减少输出氮、磷、钾)留在林地;而高年龄主伐时,树皮生物量较多,此时,建议将树皮(主要减少输出氮、磷、钾)、树枝和树叶均留在林地。此外,推荐间伐或者主伐应在8月后、落叶前进行(即在生长旺季之后、养分再吸收发生之前)。  (3)林分尺度养分积累与分配格局:结合落叶松个体养分积累量与对应的林分密度,计算可得10、21、34、55年生落叶松林分养分积累量分别为:0.82、2.35、2.43、2.16t ha-1。10年生落叶松林分树干、树枝、树皮、树叶和树根的养分分配格局分别为:0.09、0.25、0.08、0.29、0.11t ha-1;21年生分别为:0.72、0.64、0.31、0.29、0.39t ha-1;34年生分别为:1.00、0.33、0.36、0.17、0.57t ha-1;55年生分别为:1.21、0.13、0.29、0.12、0.41t ha-1。上述结果说明,落叶松林分只有树干养分积累量随林龄增加,其他器官养分积累量均为先增加后减少。林分尺度总养分积累量随林龄呈负二次函数的变化趋势(顶点是39年),即采伐时的养分输出量从10、21、34年生逐渐增加,在39年时达到最高;之后,下降至55年生;但是,从34年生到55年生的生物量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以上结果表明,在兼顾养分输出量(最小化)和生物量收获量(最大化)时,落叶松人工林传统的轮伐期(通常为40年)应延长,同时,结合第5章树干解析数据(数量成熟龄为57年),说明落叶松人工林轮伐期至少应制定为57年。  (4)区域尺度养分积累与分配格局:影响区域尺度落叶松人工林的养分积累与分配格局的要素包括面积、质量、林龄。基于个体、林分尺度(包括解析木)的研究结果,结合研究团队多期遥感的解译(空间分布与林龄)与质量(蓄积量)评估结果,获取精细的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养分积累与分配格局。  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总养分积累量为2.93Tg,<20年、20~30年、30~40年、≥40年分别为:1.26、0.84、0.53、0.30Tg,树干、树枝、树皮、树叶和树根养分分配格局分别为:0.82、0.60、0.40、0.55、0.56Tg。其中,辽宁总养分积累量为0.46Tg,<20年、20~30年、30~40年、≥40年分别为:0.14、0.10、0.12、0.10Tg,树干、树枝、树皮、树叶和树根养分分配格局分别为:0.16、0.08、0.06、0.07、0.09Tg;吉林总养分积累量为0.63Tg,<20年、20~30年、30~40年、≥40年分别为:0.26、0.20、0.10、0.07Tg,树干、树枝、树皮、树叶和树根养分分配格局分别为:0.18、0.13、0.09、0.11、0.12Tg;黑龙江总养分积累量为1.27Tg,<20年、20~30年、30~40年、≥40年分别为:0.48、0.47、0.23、0.09Tg,树干、树枝、树皮、树叶和树根养分分配格局分别为:0.35、0.27、0.18、0.23、0.24Tg;内蒙古东部总养分积累量为0.56Tg,<20年、20~30年、30~40年、≥40年分别为:0.38、0.07、0.08、0.03Tg,树干、树枝、树皮、树叶和树根养分分配格局分别为:0.13、0.12、0.07、0.14、0.10Tg。上述结果说明,区域落叶松养分积累量在<20年、20~30年积累较多,而在30~40年、≥40年较少,树皮、树枝、树叶、树根养分积累量之和分别占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落叶松总养分积累量的65%、71%、72%、77%。  可见,采伐过程中将树皮、树枝、树叶、树根留在林地,对各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维持作用均很大,且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对辽宁贡献最小,吉林、黑龙江居中,对内蒙古东部贡献最大。因此,在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与收获过程中,林业管理者需因地制宜的处理好林木采伐利用与土壤养分维持的关系。  综上所述,在以木材生产(或兼顾生态功能)为主要目的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维护土壤养分状况,不仅需要关注不同发育阶段的养分受限情况,还需要优化其经营对策,即引入固氮植物、改变采伐模式、延长轮伐期以及因时、因地制定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措施,为最终实现该林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高压直流输电由于其许多独特的优点,在远距离输电和大型互联电网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电力系统采用交直流互联电网。随着HVDC和FACTS等新型装置投入电力系统,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可控程度和输电能力,另一方面也使系统的动态特性变得更为复杂,给电力系统分析领域带来新的挑战。由于现代社会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停电事故造成的后果日趋严重,一旦发生停电事故,必须采取合理的恢复措施以最快的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网络结构的建设,为了满足远距离输电的需求,同一地区网络可能出现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与低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并列运行的结构,该结构亦称为电磁环网。电磁环网结构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提高输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但同时也会成为电力系统运行的隐患。电力输电网络的强度、电力系统功率的输送水平、负荷特性、无功电压调节控制装置等,均可能造成系统电压失稳甚至电压崩溃。电力系统故障后的潮流转移现象亦被证明
纤毛黏附因子P97是猪肺炎支原体的特异性外膜蛋白,该蛋白C端的R1区是其主要的抗原决定簇。本研究将含有猪肺炎支原体黏附因子P97基因抗原决定簇R1区的重组大肠杆菌,经IPTG诱
本文以常见蔬菜(辣椒、番茄、黄瓜)和主要农作物小麦(郑麦902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GA(10、15、20mg·L-1)、西林(10、20、40、60、80万单位·L-1)和氨苄西林(0、400、600、
换流变压器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关键设备,其绝缘状态直接影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程度。本文针对换流变压器内部油纸绝缘电老化过程中的空间电荷特性开展研究,采用了油纸绝缘不均匀电场老化模型和均匀电场老化模型,测量了脉动直流电压下不同电老化阶段和不同电老化强度下的油纸绝缘的空间电荷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情况下油纸介质内部注入空间电荷量、电荷迁移运动规律以及空间电荷分布位置等参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本文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RGD序列是胞外基质中多种黏附蛋白上的关键序列.作为细胞膜上整合蛋白的特异性结合位点,它介导着细胞黏贴、伸展、移动、分化和细胞周期的控制.在人纤粘接蛋白、玻璃粘连蛋白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煤矿工业的体制机制也日益完善,但是煤矿生产的复杂环境以及伴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强度、速度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和扩大,使得井下开采危险系数仍居高不下,
二斑叶螨是在我国于1983年首次报道的一种植食性害螨,危害以蔬菜和果树为主的多种植物,本文对该害螨的生物学及生态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s,简称为PMSM)是永磁电机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它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高、效率和功率因数高等鲜明的特点。正因为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这些优越的性能,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然而对于一些要求严格的场合,如果永磁同步电机出现故障将会对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这样容错性就成了一个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