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及黄斑区形态的OCT检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度近视又称为病理性近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的眼轴进行性延长、眼球扩张、眼底视网膜脉络膜发生退行性病变,因其严重的并发症可致视力下降及盲目,而备受人们关注。在我国高度近视眼的患病率约为1.5%,高度近视及其并发症所致的盲目占第4-7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近20年来应用于临床及科研的一种断层成像技术,它应用近红外光扫描,可在活体上进行眼内组织的检测,具有无损害、非接触、可重复、高分辨率等优点。不同于眼底镜、B超、眼底荧光造影等传统眼科检查方法,它可在活体上检测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脉络膜的横断面,测量视网膜厚度,直观显示各组织断层间的变化,可正确分析黄斑部病变的类型,判断高度近视的病程。本研究试图通过对高度近视黄斑部OCT图像的研究,探讨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眼轴和屈光度的关系、高度近视黄斑部的OCT图像特征以及黄斑病变发生率与眼轴和屈光度的关系,研究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变化。目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研究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眼轴和屈光度的关系,分析高度近视黄斑部的OCT图像特征,研究黄斑病变发生率与眼轴和屈光度的关系,研究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2年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确诊并连续观察的高度近视患者46例76眼,右眼41眼,左眼35眼;男21例34眼,女25例42眼。年龄8-66岁,平均(46.58±13.39)岁;矫正视力0.01~1.0,平均(0.30±0.28);屈光度-6.00--30.00D(按等效球径计算),平均(-15.56±5.28)D;眼轴长度26.00-35.50mm,平均(30.17±2.08)mm眼科A超测量所选对象眼轴长度,根据眼轴长度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7眼,26.00 mm<眼轴长度≤30.00mm;B组39眼,眼轴长度>30.00mm。电子验光仪和综合验光仪检测所选对象屈光度,根据屈光度将患者分为Ⅰ、Ⅱ两组。Ⅰ组32眼,6.0D<近视屈光度≤15.0D;Ⅱ组44眼,近视屈光度>15.0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对76患眼进行检测,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观察分析OCT检测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图像特征。分析黄斑病变发生率与眼轴和屈光度的关系。根据OCT检测结果,将发生视网膜劈裂的患者和无明显并发症的患者分为视网膜劈裂组、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的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f检验、相关性分析、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1.1眼轴长度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按眼轴长度分组的A、B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A组平均值为(159.43±8.08)um,B组平均值为(128.79±10.28)um,两组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大于B组。眼轴长度与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30,P<0.01,呈负相关。1.2屈光度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按屈光度分组的Ⅰ、Ⅱ两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Ⅰ组平均值为(161.91±8.99)um,Ⅱ组平均值为(125.98±9.40)um,两组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大于Ⅱ组。屈光度与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40,P<0.01,呈负相关。2 OCT检测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图像特征及发生率发现后巩膜葡萄肿62眼(81.58%),A组发生率为67.57%(25眼),B组发生率为94.87%(37眼),两组间对比,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B组后葡萄肿发生率大于A组。Ⅰ组发生率为65.63%(11眼),Ⅱ组发生率为93.18%(41眼),两组间对比,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Ⅱ组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大于Ⅰ组。发现视网膜劈裂17眼(22.37%),A组发生率为18.92%(7眼),B组发生率为25.64%(10眼),两组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黄斑劈裂发生率大于A组。Ⅰ组发生率为25%(8眼),Ⅱ组发生率为20.45%(9眼),两组间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眼视网膜劈裂全部出现在后巩膜葡萄肿眼,发生率为27.42%。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CNV)4眼(5.26%),A组发生率为2.70%(1眼),B组发生率为7.69%(3眼);Ⅰ组发生率为6.25%(2眼),Ⅱ组发生率为4.55%(2眼)。发现黄斑裂孔7眼(9.21%),A组发生率为5.41%(2眼),B组发生率为12.82%(5眼);Ⅰ组发生率为3.12%(1眼),Ⅱ组发生率为13.64%(6眼)。因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裂孔病例数较少未作统计学处理。3伴视网膜劈裂的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根据OCT检测结果将伴视网膜劈裂的高度近视和无明显并发症的高度近视分为视网膜劈裂组和无并发症组,视网膜劈裂组的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平均值为(181.01±10.49)um,无并发症组的平均值为(146.38±4.60)um,两组间对比,t=3.49,P=0.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网膜劈裂组的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大于无并发症组。结论1.高度近视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呈负相关,随眼轴增长,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变薄。2.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随眼轴长度和屈光度的增长而升高,视网膜劈裂的发生率随眼轴长度的增长而升高,高度近视伴后巩膜葡萄肿眼视网膜劈裂发生率高(27.42%)。3.高度近视伴发视网膜劈裂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增厚。当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增大时,应及时采取干预,以防止视网膜劈裂进一步发展导致视力下降。
其他文献
射频识别(RFID)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各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已经成为未来信息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技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论文针对射频识别标签的应用需求,在讲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开始对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要求有所提高,广场舞应运而生。该文通过对广场舞的含义、特点、作用以及开展广场
目的:基于氨水建立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的基本模型,探索复合多因素建立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的新方法,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研究奠定基础;对“参七消痞颗粒”进行治
日本官方直接关注中国会道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3年红卍字会的东京之行,在大本教教团的支持下不久成立了红卍字会日本总会。1925年5月,又在北京成立“世界宗教联合会”。“
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技术是美国Altera公司于2000年最早提出的,并同时推出了相应的开发软件。SOPC是基于FPGA解决方案的SOC,与ASIC的SOC解决方案相比,SOPC系统及其开发技术
现代社会里,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要想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高校就必须构建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近年来提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我国第一台散裂中子源,使用新型GEMMonitor作为中子束监测器实时监控中子源束流的强度。中子束监测器产生的有关束流强度信息的电信号,经过前端读出电子学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我国都市圈的形成,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需要一种高效、便捷、舒适的交通设施作为城市间人员流动的桥梁。城市轨道
<正> 认识客观事物,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透过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认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只有认识了事物的本质,使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在客观
<正>2014,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不少家园在地震台风等灾害中顷刻被毁,世界民航客机遭遇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噩梦,埃博拉病毒的肆虐让整片非洲大地陷入惶惶不安……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