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风骨、大众情怀——CCTV《百家讲坛》初探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ok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电视台十套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开播于2001年7月9日。开播伊始,节目一直不温不火,但随着2004年阎崇年在《百家讲坛》开讲“清十二帝疑案”,2005年刘心武在《百家讲坛》揭秘《红楼梦》,2006年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品“三国”、于丹说《论语》……《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一路飙升,明星学者与电视讲坛受到普遍关注。 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研究CCTV《百家讲坛》。第一部分分析《百家讲坛》的学术品质。《百家讲坛》依托中央十套科教频道,与频道在科学品质、教育品格上相辅相成。学术化的选题引发了学者公开交流与观众思辩,提升了节目的质量与品位。第二部分从《百家讲坛》的大众情怀入手,分析该栏目赢得收视率的原因。故事化的讲述风格、对学术选题的“稀释”性解读和学者明星“自导自演”的学术独角戏共同搭建了学者与大众沟通的桥梁。《百家讲坛》经营节目系列丛书成为图书市场畅销书,受众群从电视观众扩展到读者。第三部分探讨《百家讲坛》的节目意义。《百家讲坛》实现了媒体与教育的“联姻”、学者和电视的对接,打通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壁垒。借助这一平台,学术扩大了传播范围,电视提升了文化品位,学者提高了社会影响力——学术与电视、学者与大众和谐共生,“互利”双赢。第四部分探讨《百家讲坛》的未来发展,指出节目在迎合观众的同时,还应注意引导观众,提升栏目和观众的品位。《百家讲坛》的优势在于声音而不是画面。节目可以进一步开发“听”的市场,赋予“演播室受众”更多的话语权;扩大选题,真正回归“百家”。本文最后为结论部分,对全文作简要总结,并对《百家讲坛》的发展予以展望。
其他文献
学位
当代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新媒体的话语空间逐步稳定、不断扩大,成为舆情反馈的重要平台,其活跃的氛围更是刺激了多元的新闻文化的生产。相对传统的新闻产品,这股新生力量
氧丙烷气割是利用氧丙烷火焰的热能将钢件切割处预热到一定温度,然后通以高速切割氧流,使铁燃烧并放出热量实现切割的方法。其原理与氧乙炔气割基本相同。 Oxygen propane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
随着新闻的融媒化报道趋势愈发明显,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的新闻叙事与网络新闻的叙事呈现出不一样的形态。这种形态的变化是在新媒体语境与传统新闻叙事理论框架双重背景下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以我国调查性财经报道这一新闻体裁为切入点,从宏观角度对调查性报道发展的历史、现状作了梳理;廓清了中、西方对调查性报道的界定,由于我国特定的国情,决定了二者报道的目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