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环境保护这一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忽视环境保护,单一追逐个人经济利益的发展模式开始向低碳经济转变。2005年正式开始施行的《京都议定书》首次将市场机制与温室气体减排相结合,希望利用市场作为纽带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至此全球正式步入低碳革命时代。《京都议定书》提出了两类共三种灵活合作机制:配额机制与项目机制。配额机制主要是: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以及联合履行机制,项目机制是清洁发展机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实行的是CDM机制,通过CDM项目参与到国际减排事业中。然而《京都议定书》属于自愿参与式的阶段性政策,仅对协议国的第一期(2008-2012年)节能减排任务做出了明确规定,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世界各国之间的激烈博弈使得大会无疾而终,没有形成任何条款,加拿大也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退出京都协议的国家,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后京都时代”未来的低碳之路越发艰难。 我国在《京都议定书》中履行的是非附件一国家的责任,我国始终强调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不需要将减排数量进行量化。我国要走低碳之路,除了依靠政策法规的调控与保障,更离不开参与CDM项目的企业的配合。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性作用。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将我国股票市场中的CDM概念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主体,通过回顾CDM概念类公司实施的CDM项目,对此类公司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它们遭遇的困境,在项目合作过程中遇到的瓶颈等问题,最后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类公司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行展望。 本文的主要内容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引言部分。该部分主要对CDM机制的产生、CDM项目的运行特点以及我国面临的来自国际上的压力等方面进行描述,并从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两个方面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再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最终列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框架、四种研究方法以及文章存在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CDM项目存在的问题。首先,专门对本文中将会涉及到的“后京都时代”、“CDM概念类上市公司”、“CDM项目”及其申请审批程序进行概念性的介绍,以期能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其次,对我国CDM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CDM项目的问题包括:1、项目的类型过于集中,主要表现在项目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数量占了绝大多数;2、项目地区不均衡,特别是在CDM项目数量最少的几个地区,项目数量一直未有突破;3、CDM项目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促进不足。CDM项目对可持续性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由于认知的片面导致没有完全的发挥其促进作用。 第三章,CDM概念类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以及国际对比。该部分分析了我国CDM概念类上市公司面临的四种风险,包括时间风险、政策风险、违约风险以及价格风险。四大风险的共同作用导致CDM概念类上市公司现有的发展陷入困境。同时本章还将我国与国外CDM公司的发展进行了横向对比,比较出我国公司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可以向国外借鉴的经验。 第四章,CDM概念类上市公司实证分析。在本章从实证的角度对当前我国的CDM概念类公司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主要用到了数据包络的实证方法。在该部分首先对数据包络法进行背景与理论介绍,并将它的基本运用原理加以简要阐述,其次构建实证模型——DEA模型,合理筛选样本数据、选择指标,通过模型运算将结果分别从投入角度与产出角度加以说明。 第五章,对我国 CDM概念类上市公司发展的对策建议。“后京都时代”的CDM概念类上市公司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怎样解决困境是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主要应从政府的角度以及公司自身的角度两方面进行考虑。 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CDM概念类上市公司在“后京都时代”的发展是迫在眉睫,本文希望能为依托CDM项目发展的上市公司的发展,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完善以及我国低碳道路的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力求我国能在未来的低碳发展道路中占领低碳经济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