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占据主导地位,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纷纷确立,同时大工业革命还使得这些国家从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并开创了世界历史。与社会制度相适应,人类社会历史逐渐由地域性的历史发展转向世界历史。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在以生产力、分工和交往为根本动力的前提下,促进世界普遍性交往,资本的扩张以及世界市场的出现,使得以往的那种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封闭自守,自给自足的状态,逐渐被全面的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以及相互渗透所代替,每个国家的发展需要都依赖于世界整体化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在正确审视和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和特征,批判吸收西方历史哲学、古典经济学等相关思想上形成的。当今世界历史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经济全球化全面深入,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交往加速,经济交流合作、政治对话合作、文化相互交流日益凸显。全球化发展要求各国家各民族正确把握形势,认清趋势,积极参与全球化并在其中实现自身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系统地阐明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实质、趋势和必然结果,这对于后继马克思主义者正确认识国际形势,科学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机遇,实现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纵观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相关研究,普遍探讨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本文在研读马克思经典著作、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进行再认识。本文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形成出发,论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动力、实质、趋势和必然结果;挖掘其理论特征,同时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我国社会发展相结合;探讨其方法论意义及现实启示,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该理论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重点梳理了该理论的相关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特质。对其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论述,揭示了生产力、分工和交往是根本动力,资本的扩张是实质,全球化是趋势,共产主义是必然结果。第四部分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深入研究,找出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方法论启示及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