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以“不平衡”为关键特征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高质量发展区域不平衡既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公平与稳定。为此,进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测度,探究区域高质量发展差距的原因,是当前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借鉴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进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相关实证研究。首先,运用创新驱动、经济结构、增长稳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协调共享、经济成果七个子系统构成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以及各个子系统指数进行测度。从测度结果来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在样本区间内,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不平衡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大幅高于中西部地区。随后,根据测算得到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应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全国以及各地区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及影响因素的空间交互效应。在全国范围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科技创新、教育水平、政府干预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外商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区域范围内,东部地区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相邻省份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创新水平与政府干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商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抑制作用。中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其相邻省份由于虹吸效应使其呈现较为显著的抑制效用,创新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相邻省份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创新水平、外资引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创新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政府干预具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其次,采用QAP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总体、各地区、各时间段以及年度回归实证分析。从各个角度探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形成机制。整体来看,教育水平、金融发展、政府干预、科技创新以及城镇化率的地区差距都会导致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其中,科技创新是导致高质量发展区域不平衡的决定性因素。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差距反而有利于缩小地区高质量发展差距。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科技创新、外商直接投资、金融发展、政府支出扩大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创新水平地区差距扩大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中部地区仅教育水平地区差距扩大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最后,总结了本文研究结论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各地方政府针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问题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提供参考与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