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H2O)1-4(M=Cu、Ag、Au)中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w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上个世纪初期,人们就提出了氢键的概念,但是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巨大进步,才开辟了崭新的氢键研究领域。随着氢键研究的进展,近年来金属离子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对水分子团簇的影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因此,本课题选择水分子H2O与贵金属离子Cu+、Ag+、Au+组成的团簇M+(H2O)1-4作为研究的对象。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二阶微扰理论(MP2)和单双三重激发耦合簇理论方法(CCSD(T))作为研究方法;对O和H使用的基组是双ζ加两个极化函数和两个弥散函数的6-311++G**,对M+(M =Cu、Ag、Au )使用了相对论有效核势,对应的基组是在(8s7p6d)/[6s5p3d]的基础上增加了f、g函数。我们首先用二阶微扰论(MP2)优化了M + (H2O)1 -4( M = Cu、Ag、Au )结构,分别用二阶微扰论(MP2)和单双三重激发耦合簇理论方法(CCSD(T))计算了解离能和热力学焓;然后用单双三重激发耦合簇理论方法(CCSD(T))对O…M+和氢键作了自然键轨道(NBO)分析,并且研究了M+(H2O)1-2(M =Cu、Ag、Au )中金属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曲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二阶微扰论(MP2)方法优化了Cu+(H2O)1-4、Ag+(H2O)1-4、Au+(H2O)1-4的几何结构,得到的基态稳定构型分别是1+0C2v/2+0C2/3+0C1/2+2C2、1+0C2v/2+0C2/2+1C1/3+1C1、1+0Cs/2+0C2/2+1C1/2+2C2;与文献报道的结构相比,我们得到的结构更加紧凑。在二阶微扰理论(MP2)水平下优化得到的几何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单双三重激发耦合簇理论(CCSD(T))方法得到的热力学焓和解离能数据与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2)通过对O L M+的自然键轨道(NBO)分析发现,在M+(H2O)1-4( M = Cu、Au )中,随着水分子数目的增加,第一壳层中O…M+( M = Cu、Au )变得更加稳定;而Ag+(H2O)2中的O…Ag+是最稳定的,在Ag+(H2O)4中随着氢键的形成,第一壳层中的O…Ag+与Ag+(H2O) 3中的O…Ag+相比更加稳定。3)通过对氢键的自然键轨道分析发现,氢键的形成有利于O…M+ ( M =Cu、Au、Ag+)的稳定,并且较强的O…M+键,会导致以该O所在水分子为氢键供体的氢键也较强;在Au+(H2O)3-4中形成的氢键比在Cu+(H2O)3-4和Ag+(H2O)4中形成的氢键稳定。4)在4指数的Morse势能函数中加入了反应范德瓦耳斯相互作用的C6/R6项和库仑相互作用的C R项,研究发现经过改造后Morse势能函数能够较准确反应M+(H2O)1-2(M =Cu、Au、Ag+)的势能随O…M+键长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二阶力常数,与已报道的理论值符合的较好,并对三阶力常数和四阶力常数作了预测。
其他文献
以模拟废水中的四环素(TC)和TOC(总有机碳)去除率为研究指标,探讨粒子电极的不同体系对降解四环素废水的影响。同时以浸渍法优化制备不同负载型γ-Al2O3粒子电极,并研究了其电催
自偏置的钡铁氧体微带结环行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在微波通信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要实现微带结环行器与微波电路集成就需用薄膜或厚膜形式的铁氧体代替块体的
本论文采用经典合成法、廉价模板剂法、TPAOH改性法及气相转移法制备了四种TS-1分子筛,并运用SEM、XRD、UV-Vis、UV-Raman等手段对其物性结构进行表征。以丙烯环氧化和环己酮
氮杂冠醚中的氮原子对金属离子有着特异的配位作用,使得该类冠醚及其配合物与人体内的某些重要生物酶的结构相似,在生物医药、仿生化学、细胞膜的传输、金属酶的模拟和超分子组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浓度高于临界胶束浓度时,可以发生自聚集,形成多种形态的聚集体,如胶束、囊泡、微乳液、溶致液晶等。其中,囊泡相由于其在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方面的广泛
在过去的五年里,有关团簇Au20的结构和性质的研究逐渐成为团簇科学的新的热点。由于缺乏该团簇几何结构的具体实验参数,在理论研究时通常采用将不同的方法计算含金小分子的结
针对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日益严格而现有脱硝技术不能满足要求的现状,提出了Na2S2O8/NaClO2复合吸收液脱硝的新方法。在小型鼓泡反应器中进行脱硝实验,讨论了Na2S2O8和NaClO2浓
目的 探究肺癌患者血浆中lncRNA NEAT1的表达水平以及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qRT-PCR技术检测25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5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及70例健康对照外
深远。在众多脱硫技术中,催化还原SO2的方法是一项有着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技术,然而烟道气中的O2却给SO2的还原脱硫造成很大障碍,因此研制适合含氧烟气体系中的还原脱硫催
为更好地掌握日均PM2.5浓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支持向量回归(MSVR)的混合预测模型。利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将日均PM2.5数据分解成不同频段的分量序列,以降低数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