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医师、正畸患者和普通人群对牙列中线偏斜的审美评价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ru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视觉模拟测量方法(VAS Visual analog scale)调查不同人群对微笑时上颌牙列中线偏斜和上下颌牙列中线共同偏斜的美学评价及其差异,探讨差异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正畸医生临床中治疗效果的预测提供客观的审美参考依据,帮助正畸医师掌握患者的心理审美预期,制定符合微笑美学的治疗方案,达到正畸医师和患者共同满意的治疗效果。方法: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口腔正畸科正畸治疗结束患者中选出一男一女两名志愿者,拍摄其自然头位的复杂微笑像,使用Adobe Photoshop CC 2019图像处理软件对男女模特微笑像进行标准化处理,保留面下1/3区域,以左右内眦连线中点到上唇中切迹连线作为面中线,以面下1/3微笑像为原图,制作上颌牙列中线相对于面中线偏斜模板和上下牙列中线相对于面中线共同偏斜模板,以1mm为变量,左右各偏3mm,得到符合要求的男性微笑像和女性微笑像各13张图片。在安徽地区中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且有不小于两年的口腔正畸临床工作经验的正畸医师中随机选取40人,作为正畸医师群体;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口腔正畸科进行正畸治疗,正式开始正畸治疗时间大于6个月,或正式结束正畸治疗时间小于一年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0人,作为正畸患者群体;在安徽及周边地区中无正畸治疗病史且从事职业、学习专业为非口腔医学的非专业人士中随机选取100人,作为普通人群群体。三组群体的年龄均在18~60周岁,汉族,有独立的思考表达能力,对本项调查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以中文为母语且无语言沟通障碍。将男性微笑像和女性微笑像各13张图片乱序后分别在下方设立视觉模拟测量尺,制作成纸质调查问卷和电子调查问卷,经统计学方法验证问卷的形式并不会影响评价结果后,在正畸医师(40人)、正畸患者(40人)、普通人群(100人)三个群体中同时运用线上问卷调查和线下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VAS评价法对微笑像进行评分(线下问卷调查开展方式为发放纸质问卷,线上问卷调查开展方式为通过微信2.6.3社交软件发送电子调查问卷链接)。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当P<0.05时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正畸医师、正畸患者、普通人群对男性微笑像和女性微笑像的牙列中线左偏和右偏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的微笑像评分中,三组人群对女性原图、上颌牙列中线偏1mm、上下颌牙列中线同时偏斜1mm、上下颌牙列中线同时偏斜2mm这4张微笑像的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男性的微笑像评分中,三组人群对男性原图、上颌牙列中线偏斜1mm、上下颌牙列中线同时偏斜1mm、2mm这4张微笑像的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比各图片评分均值可看到正畸医师组的平均得分普遍比其余两组低,即正畸医师对牙列中线偏斜的美学评价更低。在女性微笑像评分中,将上颌牙列中线偏斜与原图评分对比,正畸医师对中线偏斜量1mm、2mm、3mm有统计学差异,正畸患者对偏斜量2mm、3mm有统计学差异,普通人群仅对偏斜量3mm有统计学差异;上下颌牙列中线共同偏斜时,正畸医师对同时偏斜1mm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正畸患者及普通人群组仅对同时偏斜3mm时评分有统计学差异。男性微笑像的评分结果与女性基本相同,仅在正畸患者对上颌牙列中线偏斜2mm的评分这一项上无统计学差异当女性微笑像偏斜量为2mm和3mm时,上颌牙列中线偏斜和上下颌牙列同时偏斜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当男性微笑像偏斜量为3mm时,上颌牙列中线偏斜和上下颌牙列同时偏斜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在正畸患者组和普通人群组,仅当男女微笑像的偏斜量为3mm时,上颌牙列中线偏斜和上下颌牙列同时偏斜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在正畸医师组,当女性微笑像偏斜量为2mm和3mm时,上颌牙列中线偏斜和上下颌牙列同时偏斜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当男性微笑像偏斜量为3mm时,上颌牙列中线偏斜和上下颌牙列同时偏斜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在正畸患者组和普通人群组,仅当男女微笑像的偏斜量为3mm时,上颌牙列中线偏斜和上下颌牙列同时偏斜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对比发现三种人群对男女微笑像中上下颌牙列中线偏斜的平均得分普遍高于上颌牙列中线偏斜。在普通人群中男性评价者与女性评价者对各牙列中线偏斜图片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正畸医师、正畸患者和普通人群均认为牙列中线左偏或右偏不影响他们对微笑审美的评价。2、正畸医师、正畸患者、普通人群对牙列中线偏斜的微笑审美有明显差异。对牙列中线偏斜敏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正畸医师、正畸患者、普通人群。正畸医师对牙列偏斜的敏感程度最高,可以发现1mm及以上的上颌牙列中线偏斜和2mm及以上的上下颌牙列中线同时偏斜;正畸患者的敏感度次之,可以发现2mm及以上的女性微笑像上颌牙列中线偏斜和3mm及以上的上下颌牙列中线共同偏斜;普通人群最低,仅能发现3mm及以上的牙列中线偏斜。正畸医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对牙列中线的偏斜位置提供正确的审美导向,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3、在相同的偏斜量下,正畸医师、正畸患者和普通人群均认为上下颌牙列中线共同偏斜比上颌牙列中线单独偏斜更加美观。正畸医师在临床治疗中应注重上下颌牙列中线的一致。4、在普通人群中,评价者的性别对微笑审美评价没有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康柏西普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疗效,包括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等指标在接受康柏西普治疗前后的变化,以评估其疗效,并指导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共观察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的25名单眼RVO患者,男17例,女8例。其
目的:近年来,一种新型脂肪因子白脂素(Asprosin,Asp)在糖尿病和肥胖等多种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有研究表明Asprosin在糖类代谢、胰岛素抵抗和微血管并发症等方面均发挥关键作用。另有研究表明,在白内障合并DR患者的血清中Asprosin水平较单纯白内障对照组显著增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示Asprosin可能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所以本课题将研究Asprosin在糖
目的: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并探讨其术后并发症与术中、术后各种因素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的治疗及预防。方法:收集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的111例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8年8月~2020年7月收治入院并完成手术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的病历信息,并通过随访收集这些患者发生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复发、耳垂麻木
目的:通过比较人工耳蜗植入术中水下技术与非水下技术两种不同方式下耳蜗电极植入的术后效果,探讨水下技术应用于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于我院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的64名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根据人工耳蜗术中电极植入鼓阶方式的不同分为非水下技术人工耳蜗电极植入组(A组)与水下技术人工耳蜗电极植入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3天、术后1月(开机
目的:通过测量健康青年人群的主导眼与非主导眼,对其屈光参数和视网膜、脉络膜各层血流密度及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眼别进行分层计算,分析主导眼和非主导眼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眼部血流相关的疾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共69例(138眼)青年志愿者基础资料。将等效球镜按照屈光参差(Equivalent spherical mirrors,SE)分为四组(
目的:由于引起OSAHS的相关因素众多,治疗方法也各有所异。为了更加精准的了解软腭对该疾病的影响,我们通过X线头影测量描绘获取软腭的静态形态以及颅面软组织的一些解剖学数据,并结合患者的PSG结果加以分析,探讨软腭的静态形态及相关指标与OSAHS相关性,从而为后续的精准治疗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PSG确诊为OS AHS的门诊及住院的成人患者69例作
目的:本研究通过验证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在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鼻腔黏膜或息肉组织中的存在,并检测其与慢性鼻窦炎病情严重性的相关性,探讨NETs的存在在CRS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的作用,以及其作为判断CRS病情严重性的相关生物标记物的可能性等。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
目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是造成脑损伤患者死亡和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TBI后受损脑组织启动炎症、氧化应激等级联反应导致继发性脑损伤,进而出现脑水肿、脑内血肿、脑组织缺血等病理生理变化损伤脑内正常组织。本研究旨在通过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模拟TBI诱发继发性脑损伤,探讨一种已经通过美国FDA认证的药物F
目的:通过建立间歇性缺氧大鼠损伤模型,模拟OSAHS患者睡时周期性“缺氧-复氧”模式,进行认知功能与行为学相关试验,探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留取海马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和氧化应激指标测定,检测Sesn2和其他相关通路、因子的表达水平,以探究Sesn2在间歇性缺氧大鼠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及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中的表达和作用以及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1、利用普通SD大鼠进行间歇性缺氧环境培养,具体实验条件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