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公共治理的重要工具。早期的政策评估研究以实证主义范式为指导,崇尚“事实—价值”二分,注重对事实的考察、数据的测量和结果的验证。及至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后实证主义政策评估兴起,它对传统政策评估的“价值中立”预设以及过分推崇政策制定者和专家权威、忽视利益相关者的感受与评判等不足进行了反思,倡导事实与价值、经验分析与规范调查、解释性与批判性研究的融合,尤其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对话和协商,体现出对评估公正性与民主性的关注。同时,一批后实证主义政策评估模式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产生,为相关研究注入了活力。其中,协商民主式政策评估尤其受到推崇,被誉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评估模式之一”[1]。作为后实证主义政策评估模式中的一种,协商民主式评估基于协商民主理论,吸收了民主式与响应式评估的方法原则,提出以“包容”平衡各方的权力和利益,以“对话”发现真正的利益与价值,以“协商”推动审慎的思考并达成共识。因此,协商民主式评估具有推动公共协商、促成政策共识的潜能。本文即立足于对政策评估领域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以协商民主式评估的核心为基础,尝试建立一套清晰的、易于复制和可操作的方法,以实现评估中真诚的对话与协商。对此,本文首先回顾了政策评估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政策评估的概念内涵、范式发展及主要模式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二是对协商式政策评估的产生背景、核心内容及相关方法研究进行介绍。其后,本文基于协商式政策评估的主要理念,借鉴已有的方法探索,从注重方法的可操作性、关注利益参与者与评估团队的互动、注重个人政策体验与对话协商相结合的原则出发,尝试构建了一套可操作化的协商式政策评估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评估准备工作、个人政策体验的直观对比、论据的联合发现与验证以及评估分歧的反思与协商四个主要阶段,并详细设计了每个阶段的具体流程和操作方法。随后,论文基于2014年北京市公共交通价格调整这一真实案例,按照所设计的方法框架进行了虚拟化的演示、分析及检验。最后,结尾部分展示了该模式与方法的发展前景及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