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产、优质是水稻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粒重是水稻产量构成三大因子中遗传率最高、表型最可靠的性状,受种子大小即粒型的影响,同时粒型还是稻米外观品质的决定因素之一,垩白是影响稻米外观品质的另一个重要性状。目前利用不同定位群体(重组自交系、近等基因系、导入系等)已定位了大量的粒型QTL,及一些垩白主效QTL,但是克隆的粒型基因屈指可数,垩白基因更是甚少。本研究利用四套不同导入系(日本晴/9311、日本晴/珍汕97、明恢63/珍汕97、野生稻ACC10/珍汕97)为研究材料,结合SNP芯片技术及岭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粒型QTL的定位;同时利用日本晴/珍汕97导入系、异淀粉酶(isoamylase)ISA1转基因材料和近等基因系对ISA1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为水稻的高产优质育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四套不同导入系共检测到71个粒长、58个粒宽、80个长宽比和49个千粒重QTL。其中粒长和千粒重QTL定位在除第12染色体以外的11条染色体上,粒长QTL在第1、3、4、6、8染色上分布较多,千粒重QTL在第1、3、5、8、9染色体上分布较多;粒宽和长宽比QTL在12条染色体上都有分布,粒宽QTL主要分布在第1、2、5、7染色体上,长宽比QTL主要分布在第1、3、5染色体上,这与Gramene数据库中关于粒型QTL定位的趋势一致,即粒长和长宽比QTL较多、粒宽和千粒重QTL较少,且粒长较多定位于第3染色体,粒宽较多定位于第5染色体。 2.以粳稻日本晴为供体的两套导入系中日本晴导入增加粒长的QTL有20个、减小粒长的QTL有13个,增加粒宽的QTL有17个、减小粒宽的QTL有8个,增加长宽比的QTL有17个、减小长宽比的QTL有11个,增加千粒重的QTL有7个、减小千粒重的QTL有9个;以籼稻珍汕97为受体的三套不同导入系中供体导入片段增加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的QTL分别有40、27、37和22个;减小这4个性状的QTL分别有21、22、27和27个。不同导入系群体中能够同时检测到的粒长位点有13个、粒宽位点13个、长宽比位点25个、千粒重位点7个。定位的粒型QTL中包括已克隆的粒长主效基因GS3,粒宽主效基因GW5、GS5和GW8,部分QTL位置与已有精细定位或初定位的报道结果相近,其余180个QTL还未见相关报道。 3.日本晴/珍汕97导入系、ISA1转基因抑制材料和ISA1近等基因系三套材料分析结果表明,来自日本晴的ISA1等位基因可以降低珍汕97的垩白,且来自低垩白品种日本晴的ISA1等位基因是显性的等位基因。相关性状考察表明,ISA1还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有效应,可以增加胶稠度,提高峰值粘度和衰减值,降低消减值、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此外,本研究还表明ISA1抑制后,不会影响植株形态和生育期,可能具有轻微增加谷粒长宽比和千粒重的效应,然而降低穗重和结实率的同时减少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