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规划研究——以张家港市中心城区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dly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阶段,我国正在不断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高潮之下,却隐藏了城市多类型灾种频发的风险,因此,“安全都市”和“韧性城市”的概念逐渐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关注。在“规划让城市更安全”的理念倡导下,城市防灾,尤其是城市综合防灾和与之对应的城市综合风险管理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协同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而作为防灾体系中重要的核心组成——避难场所,其规划布局和城市常规公共设施布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常常成为城市规划和城市防灾之间重要的研究领域和联系纽带。  本文通过对系统论、韧性城市理论进行基础理论的梳理,对防灾体系规划和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得出既有研究中对于避难场所本身“系统性”内涵的忽视、对城市综合防灾本质把握的偏差以及规划避难场所时“区域观”、“城乡观”“综合性”的缺失等问题。  在理论方面,本文按照系统论和系统研究的思路,对应急避难场所体系本身和规划内容进行挖掘。其中,对于应急避难场所本身的研究包括环境分析、系统构成和运行机制三个部分。城市系统、城市灾害系统以及防灾空间作为避难场所的环境与避难场所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构成包括功能、要素、结构三个方面。而运行机制按照避难时序性的变化将避难行为分为三个阶段:灾前避难期、灾后避难期、恢复重建期,其中灾后避难期又可以分为紧急处理期和中长期避难期。从管理机构和避难民众两类主体的视角出发,根据既有事实总结两类主体在不同的避难阶段的行为规律以及避难场所本身在这三个阶段中不同的应对状态。  在实践方面,本文以张家港市中心城区为案例,进行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和布局,建立张家港市应急避难场所体系,以验证本文提出的避难场所体系和规划思路是可行的。在具体方法上,通过文献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运用GIS软件工具,对张家港市中心城区的主要灾害(地震、洪水)相对风险进行评估、需求测算和适宜性评价,最后对避难场所的空间布局进行统筹安排。  
其他文献
该论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开放住宅思想发展的基础上,从开发经营、规划设计、建成结果及使用等角度,明确界定了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即"过程性"和"面向使用者",并首次提出这一概
该论文研究内容为城市生态理论及其在现代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作者试图通过城市生态位理论及生态观城市设计方法的分析,探讨解决有关城市合理建设与发展的问题,为城市生态学的
空港综合体是代表了二十一世纪城市发展和航空事业前景的新型航空站.该文旨在通过对空港综合体空间环境系统化、理论化的分析,从深层和全新的角度来充份认识和发展未来航空港
该文在较系统地研究前人有关天空亮度分布模型的基础上,以构建更广泛意义的天空亮度分布模型为目的,将分析光气候实测数据的内在结构和亮度形成的微观机理引结合,对中间天空
在城市中,商业中心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势态进行着扩张和繁殖,在体现城市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商业中心大多位于老城区中心,其独特的形式和巨大的体量对环境造成强
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桂北山区,它地域偏远,自然环境封闭,是一个侗、苗、瑶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三江侗族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迟至明朝,汉族流治者才得以在三江县真正地确
随着大都市区、都市圈等跨行政边界的区域城市发展战略不断升级,都市1小时生活圈、同城化等概念逐渐深入人心,特大城市居住空间开始经历从主城区到郊区乃至跨界区的延伸阶段。
学位
我国各城市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冲击,而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老年人安度晚年是全社会的责任。为此,对老年人的行为心理特点进行控讨,以促进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质量并为
学位
该文着重探讨建筑材料的应用与造型效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