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出行的空间集聚及多中心结构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ly_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空间中群体出行模式的相关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城市科学和交通管理等领域学者的关注,发现和理解城市居民出行的空间集聚模式和多中心性结构对帮助城市管理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城市规划和控制传染病传播等相关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近几年来,基于空间位置信息的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传播,使得与人类出行相关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变得便捷,为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研究人类出行的模式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本文通过对东京都市圈居民出行数据的挖掘,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城市居民出行在空间上的群体模式展开研究:宏观层面侧重对城市居民出行的空间社区聚集模式的挖掘,量化了不同出行方式及其组合对城市居民出行空间社区结构的影响。微观层面侧重对城市居民出行的多中心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出行枢纽度“指标揭示基于多样性出行的城市空间中心性特征,进一步识别对城市居民出行起到重要联通作用的枢纽中心。通过对城市居民出行的空间社区结构的研究,本文基于空间网格划分构建了城市居民出行网络以刻画城市空间下居民的出行,利用社区发现算法揭示了多样化出行方式下和单一出行方式下城市居民出行的空间社区结构,发现短距离出行方式(步行、骑行、公交汽车和汽车)下相对分散和长距离方式(轨道交通)下相对集中的两类城市居民出行的空间聚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深化了对人类出行空间集聚模式的理解。本文进一步量化出行方式对城市居民出行空间社区结构形成的影响,发现步行出行形成了居民出行空间社区结构的基础,长距离出行方式会促进空间上相邻社区的融合,这意味着良好的城市短距离出行环境对于维持本地化的出行联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城市居民出行的多中心结构的研究,一方面,本文利用复杂网络的中介中心性对地理单元在全局结构中的中介作用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本文提出利用出行方式熵来刻画交通枢纽对多种出行方式有效利用的程度,进一步结合出行流量提出了“出行枢纽度”以衡量地理单元基于出行的中心性特征。本文通过对出行网络的鲁棒性实验,发现出行枢纽度较高的地理单元显著影响网络的连边,对居民出行路线的可选择性有较大影响。最后,本文结合居民出行的空间社区结构,利用出行枢纽度发现城市空间在社区内部和跨社区不同层面上的枢纽中心。通过对枢纽中心经济发展数据的分析,发现识别出的枢纽中心通常拥有较好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出行枢纽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此外,本文基于社区发现算法和出行枢纽度的城市空间出行枢纽中心挖掘与分析方法能够直接应用于其它城市,有助于帮助城市管理者深入理解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合理规划交通布局与行政区划。
其他文献
档案学专业实践教学容易形成程式化、标准化的实验体系与体验式的实习模式,而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人才。为此,本文从创新培养需求的角度深
对榉木的种子形态特征、吸水特性以及萌发特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找到最适合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其种子的储藏和播种育苗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在提高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随着市政管网的建设,城市水系统越来越发达。市政管网主要由布置优化、设计优化和算法优化组成。市政管网可以减少运行消耗的能量,增进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市政
目的:研究纳米银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梯度浓度(2.5、5.0、10.0、20.0、40.0和80.0μg/mL)纳米银染毒CHL细胞,MTT比色法计算I
提出了一种基于IFIX的自动配煤系统设计,选用SIEMENS PLC 300作为主要的控制手段,以在线灰分仪的灰分或发热量作为主要控制目标,通过自动切换给煤机和调节给煤机变频器频率作为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技术与机制创新、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要主体,是知识产权的运用主体,但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不够,80.2%的中小企业没有知识产权部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大鼠老化过程中一些内分泌激素的改变及几种中药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大鼠血浆T3、T4皮质醇含量随增龄而降低,人参、黄芪、枸杞子可以使之提高。结论:对内分泌
对开发的正反旋转兼上下往复动搅拌器机构及原理作了简介,并对其宏观混合时间和搅拌功率做了实验考察,同时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搅拌器适用于中低粘度体系,并对过渡流和湍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航空器越来越易受到静电放电的影响,对静电防护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航空器的检测、维修、使用、运输和储存等过程中,都可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