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属综合性三甲医院职工工作满意度及对取消编制的认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kon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大型公立医院事业单位编制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旧时代的人事管理方式与制度。由于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与要求发生变化,这种由政府部门针对单位实施的岗位设定与人员核准的人事管理方法弊端越来越明显,有碍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执行与推进,影响我国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取消公立医院事业单位编制符合现阶段公立医院改革的需要;有利于促进我国公立医院职工人员薪酬分配合理化、科学化与公平化;有利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与人力资源的合理再分配;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医院生产力最大程度的解放与发展;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局势发展的大趋向。然而,作为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该项改革措施面临巨大的阻力与挑战,需要严谨的政策分析与研究,否则或将影响公立医院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破坏医疗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稳定性。而工作满意度的现状能较好的反应现阶段公立医院职工工作状态和医疗服务行业人力资源的稳定性,这也是公立医院平稳推进取消事业单位编制改革的前期需要和终端目标之一。因此,对大型公立医院职工进行工作满意度及对取消事业编制改革认知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四个:1)了解省属综合性三甲医院职工工作满意度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2)了解省属综合性三甲医院职工对公立医院取消事业单位编制制度改革的认知与态度;分析三甲医院不同职工群体对取消编制的认知与态度差异及影响因素;3)实证分析省属综合性三甲医院职工工作满意度是否与职工对取消事业编制的认知存在相关性,以及两者间相关的性质其强度;4)多角度思考和分析当前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改革发展思路与总体规划,为相关行政部门单位或医疗机构制定较为科学、合理、且符合实际的医院管理规范与制度改革提供参考建议与政策指导依据,稳定省属综合性三甲医院职工队伍,助力我国公立医院去编制化改革工作的顺利、有效推进。  方法:  1.抽样过程  本研究以江西省为例,首先,选取了位于省会南昌市的所有省属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其次,根据省属综合性三甲医院职工总数按10%的比例计算每家医院调查的样本量,再次,将各医院所有在职工作人员按照不同部门、工作性质、人员数量及结构(医生、护士、行政、后勤等)进行分层,确定各层抽样数量;最后,在各层内进行简单抽样确定调查对象。  2.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由课题组经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发放,由调查对象根据自身情况和对问卷条目的理解自行填答。调查采取匿名形式,完成后的问卷由调查员收回并核查。  3.调查工具与内容  研究采用汉化版《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简版》量表和自编问卷《三甲医院职工对取消编制的认知调查》。其中,《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简版》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分为内部、外部和总体满意度。自编问卷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月平均收入,聘用形式等;职工对取消编制的认知和态度调查包括职工对取消编制的关注、知晓和拥护态度。  4.数据管理与分析  课题组成员根据统一标准对回收问卷进行核查,剔除填写质量差的问卷。借助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由录入员对合格问卷进行双录入。数据库的整理与分析均由SPSS23.0完成。统计描述采用率、构成比和(x)±s表示;统计推断运用了t检验、logistics回归模型。  结果:  1.一般情况  本研究在四家省属综合性三甲医院一共发放1200份问卷,回收1131份,回收率为94.25%,其中有效问卷为1029份,有效问卷率为90.98%。其中,女性占比56.07%。30岁以下、30~44岁和45~60岁人群分别占比为25.17%,54.42%和20.41%。本科与硕士学历职工分别占比27.41%和40.52%,职工平均月收入3000~5000元的占比20.60%,5001~7000元的占比33.33%,7000元以上的占比43.83%。调查对象30.71%为护士,36.83%为医生,11.95%为医技人员,13.12%为行政人员。55.39%的职工聘用形式为事业编制。  2.职工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医院职工人员的总体自评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86.40±15.41分;内部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52.03±9.80分;外部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25.44±4.59分。满意度较低的人群主要为:年龄段位于30~44岁的职工(OR=0.60,p<0.001)和45~60岁的职工(OR=0.67,p<0.01);本科(OR=0.39,p<0.001)和硕士(OR=0.28,p<0.001)学历教育背景的职员;月平均收入位于5001~7000元之间的职工(OR=0.33,p<0.01);获得初级技术水平职称的群体(OR=0.60,p<0.05)、获得中级技术水平职称的群体(OR=0.41,p<0.001)、获得副高级技术水平职称的群体(OR=0.59,p<0.01)和获得正高级技术水平职称的群体(OR=0.58,p<0.01)。与医护群体相比,医技人员(OR=1.75,p<0.01)、行政人员(OR=1.77,p<0.01)、后勤及其他职工(OR=7.13,p<0.010)的整体工作满意度较高。  3.职工对取消编制的认知及影响因素  有53.94%的三甲医院职工表示自己会关注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有28.47%的调查对象表示还未听说过公立医院“取消事业单位编制”的这一人事制度改革措施;但有59.48%的调查对象表示支持公立医院取消事业单位编制。职工对取消编制的关注率与知晓率呈正相关(rs=0.657,p<0.001),但支持率与关注率和知晓率均无相关性。93.29%的职工表示如果取消编制也尚无辞职计划。不支持取消编制的人群主要为:女性职工(OR=1.59,p<0.001);年龄段位于30~44岁的职工(OR=1.49,p<0.01);拥有本科(OR=1.32,p<0.05)和硕士(OR=1.07,p<0.05)学历教育背景的群体;月平均收入位于5001~7000元之间的职工(OR=2.33,p<0.05);获得中级技术水平职称(OR=3.51,p<0.001)和副高级技术水平职称的群体(OR=2.92,p<0.001)。而在医生群体中(OR=0.57,p<0.01)和尚未取得事业编制的职工群体中(OR=0.17,p<0.001)不支持取消事业编制的比例较少。  4.工作满意度与是否支持取消事业编制的关系  简单相关结果表明省属综合三甲医院职工内部(B=2.89,B的95%置信区间:1.68-4.10)、外部(B=1.57,B的95%置信区间:1.01-2.13)和整体工作满意度(B=4.99,B的95%置信区间:3.09-6.88)与是否支持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调整所有潜在混杂变量后内部(B=4.27,B的95%置信区间:3.05-5.50)、外部(B=2.30,B的95%置信区间:1.73-2.86)和整体工作满意度(B=7.18,B的95%置信区间:5.25-9.11)与是否支持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最终的简易模型显示内部(B=4.25,B的95%置信区间:3.03-5.46)、外部(B=2.23,B的95%置信区间:1.67-2.79)和整体工作满意度(B=7.03,B的95%置信区间:5.13-8.95)与是否支持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结论:  省属综合性三甲医院职工对目前的工作状态满意度一般,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但对于工作的薪资报酬和工作量的满意度属于“不满意”的状态,应当引起重视。影响工作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结果有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平均月收入、具体工作岗位、技术职称水平和是否在编。其中,年龄、受教育水平、平均月收入、具体工作岗位以及技术职称水平是影响职工总体工作满意度、内部工作满意度和外部工作满意度的共同影响因素;而是否在编则为职工总体工作满意度和内部工作满意度的共同影响因素,婚育状况为职工外部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多数省属综合性三甲医院职工对公立医院改革以及涉及到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关注度不高,但有多数职员对取消公立医院事业编制表示支持态度。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在省属综合性三甲医院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绝大部分支持公立医院取消事业单位编制这一人事制度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为了使职工人员的待遇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其次分别为了是保证职工人员获得更加均等的职业发展机会和为了使人才可以自由流动;而编制内外人员福利薪酬调整难度大、人员安置安抚问题难管理以及担心就诊患者的就医成本将会变高则是反对公立医院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人群的最主要的担心和反对的原因。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平均月收入、具体工作岗位、技术职称水平和是否在编是影响省属综合性“三甲”医院职工人员是否支持公立医院取消事业单位编制的最主要人口学因素。  省属综合性三甲医院职工工作满意度与是否支持公立医院取消事业单位编制的人事制度改革措施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即工作满意度较高职工人员更倾向于支持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的改革措施。因此,要想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制度的改革,首先需要考虑就职于公立医院的从业人员的工作状态,并且通过有效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努力从各方面提高公立医院在职职工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这样将有力于顺利推进和实施公立医院取消事业单位编制改革。
其他文献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所作的权威性分配,它是带着不同利益和偏好的人们在特定条件下博弈的结果。不同的政治主体都对它赋予了不同的政治期望:对于作为政策制定主体的执政党
学位
中国海关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外贸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提出第一、第二步现代化发展战略,实施了以“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为代表的海关区域通关改革,极大的提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教育,中国在校大学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数量迅速增加。数量的增加不可避免地对中国所有高校提出了同一个问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大量的农民开始从土地当中解放出来,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民工潮”。农民工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快我国工业化、
志愿服务从20世纪开始在全球呈蓬勃发展的趋势,专门的志愿者组织是社会发展的活跃力量。在全球掀起的志愿服务活动,无论在社会文化,还是政治经济方面,都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功能,国
教学是现代大学的中心工作,是保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对于已经跨入新世纪的现代大学,面对竞争和挑战,必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
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信息管税”的思路,信息技术在税务系统中更加宽泛地应用,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形式也越来越复杂,病毒破坏、黑客入侵、数据丢失、机
本文以县级政府执行力作为研究内容,从分析县级政府执行力的影响因素、评估标准入手,以重庆市黔江县的为实例分析对象,力图探寻提升县级政府执行力的模式。全文主要内容如下:
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市颁布实施的有关政策为例,对就近入学政策的演变与发展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我国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的理想模式应是“就近入学+可选择性”。其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