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膦钯催化的羰化串联反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w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组分羰化串联反应已经成为许多有机中间体、杂环化合物及天然产物的重要、有效、绿色的合成手段。目前发展起来的羰化串联反应大多需要使用过量、有毒的膦配体,容易造成环境和下游产品的污染。所以发展非膦钯催化反应新体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一系列新型的钯氮杂卡宾催化剂[PdBr2(iPr2-bimy)L]与双齿氮配体钯配合物[PdCIE(N-N)]应用于多组分羰化串联反应中,成功建立了合成黄酮、β-烯胺酮及吡唑等重要的含羰基化合物与杂环化合物的高效、简单的合成方法。   1.将含不同助配体的咪唑类卡宾钯配合物trans-[PdBr2(iPr2-bimy)L](C1-C14)催化剂应用于邻碘苯酚与端基炔烃的羰化环化反应中,高效地合成了各种黄酮产物,其中含N-苯基咪唑配体的催化剂C13活性最高。另外研究了咪唑类离子液体对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对反应有抑制作用。随后以C13为催化剂,考察了其催化邻碘苯胺与酰氯的反应及卤代烃的氢羧基化反应的活性,取得了较高的产率。该催化剂不仅突破了有毒膦配体的限制,而且显示了广泛的底物适应性,证实了氮杂卡宾催化剂在羰化串联反应中的潜在优势。   2.将三种顺式非对称双齿氮配体钯催化剂cis-[PdCI2(N-N)]应用于各种碘代芳烃、端基炔烃、一氧化碳和胺的四组分“一锅法”羰化串联反应中,研究了各种催化剂体系如氮配体钯催化体系、Pd/C-KI体系、膦配体钯体系等对反应的催化活性,以双齿氮配体钯复合物C15催化活性最高。以C15为催化剂,考察了各种胺、碘代芳烃与炔烃的适应性,都得到了较高收率的烯胺酮(高达98%),为烯胺酮的合成提供了一条高效、简单、“高原子经济性”的一锅合成方法。   3.以C15为催化剂,研究了碘代芳烃、端基炔烃、CO和苯肼的四组分“一锅法”羰化串联反应。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1,3,5.三取代吡唑的收率最高可达94%。为含氮杂环的合成创建了一条简捷、高效的新路线。
其他文献
具有高的非线性光学系数的光学材料由于其在现代激光技术、光学通讯、数据存储、光信息处理、光动力学治疗等许多领域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应用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非线
环氧化合物不仅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中,而且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通过环氧产物的官能团转化可以构建一系列不同结构的化合物。而烯烃的环氧化反应是
树状大分子(dendrimer)是近年来国外开发的一类新型功能高分子,由于其分子在结构上具有高度的几何对称性、精确的分了结构、大量的官能团、分了内存在空腔及分子链增长具有可
近几十年来,硫属化合物由于结构的多样性以及丰富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而引起了化学和物理学家们的广泛兴趣和研究热潮,硫属化合物在非线性光学材料、太阳能电池、光催化以及超导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获得高的光催化制氢效率,人们对光催化分解水放氢半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包含光敏剂、电子中继体和放氢催化剂的多组分均
7月1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全面阐
全氟碘烷是一类氢原子被氟原子完全取代的单碘类化合物,是生产含氟类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其中含8个碳原子的全氟辛基碘烷(Perfluorooctyl iodide,PFOI)应用最广,最具商业价
配位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其特点是结构新颖、易于调节其孔隙结构等,在气体的储存与分离、光催化降解、污水处理、发光材料等方面应用显著。本文分别选用4-取代和1-取代双三氮唑类配体mtrb和mbtz以及过渡金属离子合成了13个配位聚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并研究了其热稳定性、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和荧光性能等。初步结果如下:一、用柔性配体mtrb和多元羧酸合成了2个锌配位聚合物{[Zn_3(mtrb)
学位
常规的液相色谱固定相所适用的色谱分离模式较为单一,能够分离分析的样品多限于同一类别,而难以分离分析含有多种类别分析物的复杂样品。多分离模式液相色谱固定相具有多重分离
纳米纤维能够在形态上较好的仿生天然组织及细胞生存的基质环境,因此,纳米纤维基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用于制备纳米纤维材料的方法,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