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口传史诗的语言学诗学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西南地区诺苏彝族口头史诗《勒俄特衣》为个案,借鉴二十世纪西方史诗学和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口头诗学理论,对彝族传统口承韵文的程式特征、语词范型及叙事模式进行了全面细微的实证性分析。论文针对长期以来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学研究工作中忽视民族文学语言自身审美属性,以单向的文化研究取代审美研究的作法,提出回归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本体——口头文学语言,是中国民族史诗研究的主要方向,从而在理论依据和方法论上,为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确立新的思路。  全文共分七部分。在前言部分,论文以反思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的理论背景、方法论为视角,提出当前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缺乏学科的体性和自律性,学术话语被边缘化。加之学科分类的模糊与混同,使学术话语无法在规范、科学的标尺下表达,从而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学术空间日趋狭窄。鉴于此,应该认识到,对中国文学人类学知识话语的反思,并不意味着将西学中原有的合理性内核一概予以否定。尤其是在方法论的运用方面,中国文学人类学及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界急需借鉴、参照西方相关学界严谨、规范的学术标尺,确立一套能够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话语体系。在此基础上,将“口头程式理论”(Oral Formulaic Theory)纳入到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方法论系统内。  第一章介绍了从帕里(Milman Parry)、洛德(Albert Bates Lord)到弗里(John Miles Foley)等学者的“口头诗学”原理,简明扼要梳理了这一理论的学术史历程,“口头程式理论”是20世纪西方学术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理论,在其跨学科的理论成果中,已建立起比较规范化的研究体系,有明晰而科学的概念,有较强的实证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对民间口头文学的研究中具有普遍的适应性。论文特别指出“口头诗学”的形成源自对古典语文学传统的继承,也同二十世纪初西方语言学学科背景的凸显有密切关联。就其方法论而言,它又与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理路接近。“口头诗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程式”(Formula),其创始人帕里注意到荷马史诗句法中传统的、程式的性质,不只是为了便利而设置的一种手段,而其最大可能的发展就是以六音步作为中介,去讲述一个种族的英雄故事。这样的理路与彝族传统文论对诗歌语体格律和声韵的重视是极为切近的,作者由此对彝族传统文论中的程式理念进行了全面梳理。从彝语语言学背景出发,论文对彝语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的语体程式作了详尽分析,彝诗的五言体句型是彝族文学语体的基本模式,彝族传统书面作品大多是用五言韵文的形式写成,除文学外,经书、医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均以五言韵文体写就。因为彝语的“文”和“诗”基本上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声教”方式传承的,所以彝族诗论家们特别强调声韵在文和诗的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彝语韵文的音韵规律主要体现在“声”与“音”二字上。“声”与“音”在彝诗音韵格律中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声”是指声调或平仄而言;“音”在这里应即押韵的韵。由此,论文以详实的文本实例,归纳出彝族传统文论的四种诗律原则:押、扣、连、对。在该章的结尾部分,论文分析了彝族传统叙事类韵文的程式化特征。提出叙事类诗歌是彝族古代诗歌的主体,所以彝族古代诗论的核心也是叙事诗论。求真的叙事思维和求主的叙事模式是彝语叙事诗的核心,彝族古代诗学中的叙事原则恰好形成了一个从内向外、从下向上不断延展的逻辑序列,由此形成它与口头诗学理论在叙事模式上的切合点。其叙事模式的逻辑推演序列为:字(主韵——韵律)→句(主句——句法)→段(主段——修辞)→篇章(中心—主题)。  第二章以“口头性”和“文本性”为核心,阐释了作为活形态的彝族史诗《勒俄特衣》的民俗背景。史诗《勒俄特衣》在凉山地区的传承和流播是在宗教和世俗两个路径上同时展开的。史诗是彝族传统的职业宗教活动者毕摩送灵招魂、祀神驱邪和占卜除秽的宗教经籍的组成部分之一。与此同时,作为典籍的《勒俄特衣》也是彝族口耳传递的民间口头文学传统的典范,它与民间长诗《阿莫尼惹》、《阿惹牛》,以及教育经典《玛木特依》等民众文献一样,以口承方式在民间广泛流播,成为一部彝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彝族史诗《勒俄特衣》根据文本内容的不同,有其不同的民俗展演差异,分为《勒俄阿补》(公勒俄),《勒俄阿莫》(母勒俄),分别在不同场合和仪式中演唱(《勒俄阿补》在丧葬和送灵仪式上演唱,《勒俄阿莫》主要用于婚嫁仪式)。在这样的民俗语境中,才华横溢,记忆超群的参赛歌手们与其听众共同构成了一个以史诗传统为核心的族群社团。借助于史诗田野调查和文本基本样态的比较,在彝族史诗活态的展演流变路径中,可以从三个层面去把握史诗《勒俄特衣》的文本间性:文本依附的仪式层——《勒俄阿补》(公史)与《勒俄阿莫》(母史);文本的演述方式层——《勒俄阿诺》(黑勒俄)与《勒俄阿曲》(白勒俄);文本的内容层——《勒俄特衣》与《古侯》、《雪族》、《古侯略夫》等异文本的基干情节差异。  第三章对史诗《勒俄特衣》的音步、韵式作了实证性的考察,在与汉语诗歌音步和韵式比较的基础上,归纳出史诗的音步和韵式是受制于彝语传统的语词程式的这一特征,即以4#1、2#1#2、2#3等为主的音步形式,以及头韵、尾韵、句内韵、句间顶韵的声韵规律。  第四章分别从人名与物名、人物外貌及特性、方位、数字、宗教内容、器物、建筑和动物等若干层面细微分析了史诗的口头程式特征。  第五章解析了史诗的主题构成和叙事模式,指出详表法和平行式是史诗《勒俄特衣》最重要的叙事法则。  论文在结语部分提出,在田野调查和文本释读的基础上注重民族文学的口承性,这应该是未来中国民族史诗研究的基本思路。
其他文献
在人类文明社会中,性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本能,也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行为。文学是人学,它以人的感情和命运为描写重点,以表现人性、人情,展现时代风貌为己任,性爱描写便理所当然地成
南京方言从东晋始,逐渐由吴方言演变成为属于北方话系统的江淮方言。近、现代学者有关南京方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南京音系的描写和语音的发展演变上,研究成果颇丰;但对于南京
采用Ti-Si复合靶在321不锈钢基体上用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方法制得超硬纳米复合Ti-Si-N膜层,并借助能谱仪(EDX)、X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纳米压入
“70后作家群”指出生于1970年至1979年、出道于90年代中后期、大量作品集中问世于新世纪初的一批作家。他们大都既不是享受国家待遇的专业作家,也不是与作家协会签约的合同作
相比制造业转移本身,中国制造成本的迅速上升,或许更值得警惕.rn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国.该报告分析了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的经济体,
期刊
赵翼论诗最显著的特征是创新,这既有其时代、历史的原因,也有个人独到的成就。赵翼常常把在从事史学研究的过程中对重要历史人物及其重大历史事件的思考用诗歌的形式予以表
本文以中韩翻译为主线,将对在电影翻译中所涉及的问题,即两种语言之间的词场处理、句子结构和语境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及由于字数受限而带来的缩译问题进行分析.本文拟将重
  本文从历史观念的改变、历史的民间性、历史人物的庸常化和当下的价值四个方面来分析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在与传统的历史小说和新历史主义的对比中见出其历史观的转变。
  神话学和历史学都已证明人类(无论是哪个民族)早期的历史与神话都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这种局面在给历史学家追溯民族起源和描述中国早期社会的发展状况带来很大困难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