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glcharmer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力图从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依据对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分析,认识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民族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和农民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等等都说明了民族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可行性。为了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已进城劳动力的利益缺失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务院解决农民工的建议的共同实施下,实现农业和工业共同现代化。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理论和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根据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乔根森和托达罗等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工农业之间和城乡之间存在着收入差距,这种收入差距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内在机制,若想消除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真正转移,必须实现农业和工业的共同现代化。中国学者温铁军认为中国“三农”问题主要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主要是就业问题,主张非农就业;杜润生主张取消户籍制度,发展非农就业,发展小城镇,重视民营经济;李昌平主张“以工代赈”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厚的优势,劳动力就地转移。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和转移特征。目前,民族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初具规模,前景良好,但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决定了民族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迫切性。第三章介绍了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民族地区甚至全国的城市化水平、民族地区农民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方面的分析,认为民族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可行性。已转移劳动力即农民工的汇款缩小了城乡差距,减小了农村的就业压力,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资本金;农民工的进城有利于接受先进文化,学习先进技术,通过文化反哺,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农民工是城市化水平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尤其在城市软硬件方面。但民族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众多问题,尤其是目前转移的劳动力是农村的中坚力量,农业的发展前途是令人堪虑的: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利益缺失加大了城乡的差距,农民工有成为游民的倾向等等。第四章力主解决这些问题,提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是社团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健康发展,对增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丰富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新建高职院校
在我国现阶段,农业是一个高风险的基础产业。由于农户经济是农业生产力的基础,所以农业风险主要表现为农户生产经营风险。本文研究农户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规避机制
人工挖孔桩技术因为其具有工序简单、可用范围广且负荷能力强、质量较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等诸多特点而受到广大建筑施工单位的青睐。基于此,笔者结合某工程实例,以人工挖
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和农村偏枯的“三农”问题是最近20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极度关注的问题。当前,“三农”工作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
本文是以酚醛树脂为原料,泡沫陶瓷为载体,经过浸渍、固化、炭化后,采用一种KOH活化加水蒸气活化的复合活化法制备酚醛树脂基活性炭,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各个工艺过程下对所制
栏目是学报工作人员根据所在学校的专业设置、稿源情况及读者要求对期刊主体进行分类、编排所形成的类目。学报刊文的研究范围、学术能力、科研水平,通过栏目设置就可以了解其
目的:对孕妇梅毒、沙眼衣原体、艾滋病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孕妇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情况,为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提供可靠资料。方法:将孕期来我院产科门诊检查的2200位孕妇列入
采用从曲面两条边界向曲面中心推进的方法,避免了常规波前法中由于曲面角点的不良形态导致网格规划的失败和生成低质量网格.提出了一种新的节点生成方法,直接在三维空间中生
<正>兽药可以作为促生长剂和杀菌剂在动物性食品生产中使用[1~2]。磺胺类药由于价格低廉,效果显著等优点在国内外广泛应用[3~4]。磺胺间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SMM)是
幸福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多元概念,它涉及到许多学术领域的重大关系性问题。西方价值论与幸福观念内在统一的观念渊源流长,直到马克思主义产生,关于幸福与价值的关系才得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