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tju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经济学指出,“经济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对100多个国家经济发展轨迹的考察,归纳出,影响经济发展的有10个基本结构变化过程,其中,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是两个最基本的结构变化过程。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大国来讲,就业结构转变和城镇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两个最基本的结构转变过程,也是当前两个最大的结构调整过程,事关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事关几亿人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现。从1949新中国成立至2014年,我国城镇化已经走过了65年的历程。在此过程中,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相互影响。一方面,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城镇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促使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使城乡人口分布发生极大变化,城镇化水平大大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为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非农就业机会,带动就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然而,转变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所有的转变都能够带来好的结果。最主要的是:就业结构转变和城镇化二者之间,要彼此相辅相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否则,就会产生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从理论和现实来讲,如果就业结构发生了转变,而人口转移没有产生相应的转变,那么人口的城乡结构与就业结构就不协调,会产生三种结果:一是,城镇经济发展无法雇用到足够的劳动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受限制。二是,乡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有效转移出去,农村人口严重依赖土地和乡村。三是,虽然就业结构发生了转变,但非农就业主要在乡村就业,使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如果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人口大规模向城镇迁移,就业结构转变却与城镇化不相适应,也会产生三种结果:一是,农村劳动力无序进入城镇但找不到就业机会,产生“过度城镇化”现象。二是,农村人口大量无序流入城镇,造成农村地区劳动力严重短缺。三是,进城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不稳定和缺乏相应保障,由此产生一系列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消极问题。  然而,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务部门,对如何实现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二者协调发展,都还不够重视,对规律把握也还不够深、不够准。特别是在理论研究上,关于我国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关系的研究虽然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并产生了一定成果,但总体来看还非常不够。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认识还不足,对二者之间关系演变的机制研究还不够,对如何实现二者协调发展还没能提出有效对策建议,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和作用也不大。因此,也造成了城镇化实践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针对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期推动对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深化,丰富相关研究成果,进而对我国的就业和城镇化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为实现以上研究目的,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综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跨学科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在对就业结构与城镇化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不协调的表现,以及产生的不良后果,从而论证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  第二,通过对1952-1978年、1979-2013年我国就业结构转变和城镇化发展过程的纵向梳理和分析,搞清楚影响就业结构转变、城镇化发展的制度政策因素,研究就业结构转变、城镇化发展在不同阶段所体现的特征。  第三,通过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一般模式的横向国际比较,分析我国就业结构与城镇化是否存在偏差,进而研究存在偏差的实质、偏差的特点和主要形成原因。  第四,通过对我国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变化的研究,探求我国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的演变规律、变化特点,查找影响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制。  第五,针对影响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各类城镇和城市群协调发展、扩大城镇就业容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对我国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的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采用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的方式,发现二者关系的演变规律,深刻剖析影响二者关系协调发展的原因,从而为我国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存在密切联系。在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就业结构的转变带动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没有就业结构转变就没有城镇化,就业结构转变是城镇化的必要条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建设急剧拉动就业增长,城镇化的产业和人口集聚增加就业总量,带动农村劳动力持续大规模地向城镇转移;同时以城镇规模扩张为基础的社会分工、产业体系和就业效应,使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快速提高,非农化水平迅速上升,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因此,就业结构转变和城镇化必须实现协调发展,否则,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第二,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发展基本相适应。二者处于一定均衡和合理的范围,但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公共基本服务供给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严重影响城镇化的可持续性。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目前我国城镇化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还较低,且离最终实现城镇化还有相当长的差距。推进城镇化顺利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仍然也必须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第三,经济发展显著影响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周期变化对非农就业和城镇化的周期变化的影响十分明显,经济增长周期基本上与非农就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变化趋势一致。经济周期上升阶段,随着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第二和三产业的规模也快速扩张,对劳动力的需求快速增加,吸纳劳动力的比重快速提高,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经济周期下降阶段,随着投资规模增长速度的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逐步下降,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速度也随之放慢。  第四,就业结构偏差在一定时期将依然存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一、二、三次产业产值比例还不协调,我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虽然近些年在逐步下降但仍严重偏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虽然在逐年上升但仍严重偏低,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虽逐步上升但还不够高,这种情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持续到现在,这是造成我国就业结构偏差,以及就业偏差将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第五,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最为明显。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就业结构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影响关系,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的影响作用也很明显。要促进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在重视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同时,关键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六,影响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城镇失业率直接影响非农就业与城镇化之间拟合程度。人口迁移提升非农化和城镇化水平,但流动人口的弱势地位影响非农化和城镇化的稳定性。教育发展拉动城镇非农产业发展,提高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小城镇是推动城镇化的基本力量之一,更是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第七,促进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协调发展须多管齐下。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推进二、三产业吸纳更多劳动力非农就业。稳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入口市民化和转为城镇居民,以使城镇化持续稳定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及城市群协调发展,以方便农民就近就业和就近城镇化。提升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容量。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村和农业现代化,以逐步提高乡村非农化和乡村城镇化程度。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促进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
其他文献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两会期间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他从锤炼党性、用权为民、为政清廉、
云南省是一个聚集了彝族、佤族等20多个民族的地区,各民族人民都很热爱舞蹈,由民族舞蹈和健美操结合创编而来的民族健身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自2007年经云南省体育协会
期刊
色彩的选择与组合在装饰艺术中非常重要,人的视觉在感知形象时,对色彩的感知最为强烈,这往往是决定装饰艺术优劣的关键。人们通过长期的生活体验,有意无意之中形成了根据颜色
一、选题背景 近年来,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越发凸现了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价值。利率期限结构不仅是债券等一系列金融产品定价的关键,而且还是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特别是免疫
本文对党校主体班强化党性教育进行了多维思考,认为党校是轮训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阵地,在革命传统教育、理论研讨、基地教学等教育培训中强化党性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
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备受关注,政府应如何发挥作用成为讨论的热点.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过程中,各级政府发挥了重要的服务和管理职能,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分析了
2015年3月24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5胡润最畅销艺术家》,榜单为前100位中国在世和已故的“国宝”艺术家按照2014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的排名。齐白石以18.7亿元总成